转眼间,他加入黄龙县白马滩镇这个大家庭已有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却足以让他完成一次思想的淬火、精神的洗礼、作风的锤炼。这一个月的工作,像一场紧凑的“育苗”—他被原来的环境连根挖起,移栽白马滩这片沃土,晒了太阳、淋了雨水,也抖落了身上的“旧尘土”。这段时间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项目推进,更多是从“扫一屋、护一河、带一团”的小事入手,在动手实践中贴近乡村、理解岗位。
回望来路:一次彻头彻尾的全身锻造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踏入基层的选调生,自一个月前加入黄龙县白马滩镇人民政府,他兴奋又自豪的准备将自己微薄的才华学识奉献给这片陌生又亲切的土地,始终带着“敬畏基层、学习成长、服务乡村”的初心,在新的岗位上摸索前行。白马滩镇的青山绿水、淳朴民风,以及镇政府“以生态旅游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让他深刻意识到旅游专干不仅是岗位名称,更是连接乡村资源与外界游客、推动家乡价值传递的桥梁。“旅游专干”四个字拆成“旅”—步履不停,“游”—游刃有余,“专”—专业赋能,“干”—干在实处。
对标未来:四个“始终做到”的庄严承诺
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在对党绝对忠诚上坚如磐石
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根”与“魂”。从嘉兴南湖红船到陕北黄土窑洞,从改革开放春潮到新时代脱贫攻坚,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才在风雨如晦中把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作为白马滩镇的青年干部,他更深知“心中有党”不是抽象口号,而是要把对党的信仰熔铸在每一次选择、每一项决策、每一天工作里。今后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他都将常怀敬畏之心,常照“信仰之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用一辈子的笃行坚守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他”的青春誓言。
始终做到“肩上有责”,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奋发有为
白马滩镇“生态立镇、文旅带动、项目支撑、全面振兴”的发展战略中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作为旅游专干,他深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连着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文旅融合的大棋局。每一次帐篷酒店的灯火点亮,每一群孩子的欢笑回荡,都印证着“肩上有责”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敢啃最硬的骨头、能挑最重的担子。
始终做到“眼里有民”,在践行根本宗旨上赤诚如初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白马滩的40多个日夜里,他深刻体会到:群众的眼神是最精准的“晴雨表”,群众的笑脸是最珍贵的“政绩单”。打扫书局卫生,是让文旅空间更有“烟火气”;守护暖山河畔,是让自然美景更持久;带研学小团,是让乡村价值被更多人看见。过程中,他曾因为擦书架累得胳膊酸,曾因为捡垃圾手上受伤,也曾因为带团紧张得提前熬夜准备,但每一次的付出,都在村民的笑容、游客的认可中得到了回应。在工作中他认识到群众最讲实际,最反感空谈,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初心,用真情温暖民心。
始终做到“行有所止”,在严守纪律规矩上寸步不让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年轻干部最好的“护身符”。白马滩旅游项目建设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更是廉洁风险高发区。年轻干部正处在“拔节孕穗期”,组织厚爱三分,纪律必严一丈。他将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以“零容忍”态度对待任何微腐败,以“寸步不让”的硬气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真正让“行有所止”成为成长最坚实的基石,让清廉成为白马滩旅游品牌最靓丽的底色。
砥砺前行:让青春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入职这一个月,与其说他做了多少工作,不如说他在基层的土壤里“扎了根、开了眼”。村民的热情、同事的帮助、游客的认可,更让他坚定了“做好基层旅游工作”的决心。乡村旅游不是轰轰烈烈的“大项目”,而是由无数件贴近群众、满足需求的“小事”组成。未来,他会继续带着初心,在基层的岗位上慢慢成长,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爱上白马滩镇,让这片土地的美好被更多人看见。(刘宇航)
责编:曾祥秋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