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巴县兴隆镇大深沟村刘家河组(原战丰自然村)2.9公里通组水泥路顺利竣工通车,标志着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为当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新修刘家河组水泥路一景
大深沟村地处兴隆镇腹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林资源,近年来大力发展魔芋种植、大黄等中药材培育和土鸡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林下经济+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交通条件,农产品运输不便,生产资料和农林产品进出村困难,严重制约了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群众增收步伐。
此次竣工的刘家河组水泥路,不仅实现了村民多年来“出门见硬化路”的期盼,更打通了刘家河组村民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道路贯通后,运输成本显著降低,物流效率大幅提升,为魔芋、板栗等农产品外销以及土鸡养殖产业链延伸提供了坚实支撑。村民们纷纷表示,路修好了,山货能走出去,技术能引进来,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以前运一车魔芋要靠人扛马驮,损耗大、耗时长。现在车能直接开到地头边,省时省力还省钱。听说老家在修水泥路,我家在深圳务工的儿子又出资2万多元,把水泥路接通到我家院落,我今年养的100多只土鸡不愁卖了”正在地坝晒玉米的村民陈光华高兴地说。
刘家河组水泥路施工场景之一
兴隆镇始终坚持“以路为基、以产兴业”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交通网络。目前,全镇各村(社区)水泥路不断延伸,多个产业基地、农业经济合作社公路通达条件显著改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已逐步融入县城半小时经济圈。
一条条通村达组的水泥路,不仅是便民路、安全路,更是产业路、致富路。随着交通条件的持续优化,兴隆镇“云居镇巴·茶栖小镇”建设步伐加快,茶叶、魔芋、中药材、特色养殖、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兴隆镇将继续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发展“五个农业”,以“五大工程(文化塑魂、产业固基、旅游提质、数字赋能、集镇更新)”为引擎,继续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过境“三级路改造”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动“交通+产业”的深度融合,合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段明才)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