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强制免疫政策改革创新,进一步落实养殖场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提升重点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效果,今年以来,石泉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落实防疫责任、加强服务指导等措施,认真推进“先打后补”工作,不断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全县12家养殖企业申报了“先打后补”补贴。
认真组织 周密安排
压实工作责任。在春季动物防疫会议召开之际,专题培训传达了省市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精神,借助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统一思想,明确了开展动物防疫“先打后补”重要性。层层压紧压实县、镇、村防疫责任和养殖场户主体责任。
做好程序免疫。按照“企业自愿、部门审核,强化监管、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先打后补”试点工作的落实。结合春秋季防疫工作,指导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散养户集中免疫与常年补针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免疫注射基础工作。
摸清重点 强化培训
为确保财政资金用实用细,为申请先打后补做好基础工作。全面开展养殖数据摸底。 对全县规模养殖场饲养数量、养殖畜种、养殖场信息等情况做了全面摸底。把达到规模的养殖场(户)全部纳入“先打后补”政策范围,重点开展指导培训,指导养殖场下载安装“陕西智慧动监”APP系统,在养殖备案信息中如实填报养殖场备案信息,上传相关资质证明。在免疫接种时,及时填写免疫信息、耳标信息、出栏信息等。
全覆盖宣传到位。通过微信、制作明白卡等形式,做好先打后补政策宣传,鼓励、帮助有条件的养殖场户申报“先打后补”,并做好工作台账的细化和规范工作。
多点发力 做好服务
扎实开展与春秋防疫同行活动。全体畜牧干部实行防疫工作包联责任制,成立3个技术指导组,对全县11个镇实行分片包抓指导,对全县“先打后补”申报企业进行指导,指导养殖企业在开展程序性免疫的同时完善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健全强制免疫疫苗采购使用台账,保证应免畜禽“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对服务指导中发现的免疫记录不规范等情况,及时指出整改。
充分发挥县畜牧中心化验室的作用,开展抗体检测工作。集中免疫结束后,对申报先打后补的企业,及时采集血样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对抗体不达标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消除防疫死角。同时做好畜禽二维码标识的佩戴,免疫档案的建立,畜牧业生产数据统计和疫病及畜禽死亡调查工作。
下一步,石泉县将结合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加强对合作社、村整体申报“先打后补”工作的探索,督促养殖场完善各项防疫制度,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确保不因免疫政策调整而引起免疫效果波动,为全县动物防疫全面推行“先打后补”免疫模式积累宝贵经验。(供稿:石泉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刘迪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