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丰收时节。在广大烟农的热切期盼中,10月9日,旬阳市关口镇烤烟正式开磅收购。今年,尽管经历了前期的干旱挑战,在镇党委政府的全力帮扶下,烤烟依然喜获丰收。
清晨的关口镇烟站已是人头攒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筐筐金黄的烟叶被小心搬运,现场忙碌却秩序井然。
在分级区里,专业分级工们手指翻飞,熟练地将烟叶按部位、色泽进行分类,动作娴熟而精准。质检台前,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检查每片烟叶的质量,严格对照烤烟收购标准完成定级。整个流程从身份信息核对、分级分拣、质量检测到称重入库环环相扣,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操作规范,确保了收购工作的高效与公正。
“今年这烟叶成色真好,你看这片子,油亮油亮的!”烟农老李捧着一把刚定级的烟叶,向来往的乡亲们展示,眼角堆起了笑纹。他的200公斤烟叶卖了个好价钱,卖了4600余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关口镇的烤烟丰收来之不易。面对年初特大旱情,全镇上下打响了一场抗旱保烟攻坚战。
“土壤含水量不到12%,人工移栽后成活率不足六成!”今年四月,关坪社区烤烟种植基地内,种植大户张先锋抓着一把干裂的土块眉头紧锁。持续干旱导致烟苗叶片卷边、根系发黄,若错过移栽窗口期,将直接影响30余户烟农的收入。
危急时刻,关口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一支熟悉的”志愿红”服务队奔赴田间地头。
服务队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12名网格技术员逐户摸排灾情,建立受灾档案,对30余户重灾烟农实施分类指导。队员们顶着烈日,深入每块烟田,手把手示范”移栽一株、浇透一株、覆膜一片”的科学节水方法。在张先锋的田里,志愿者们一边帮着提水浇灌,一边指导适时追施提苗肥、做好中耕除草。
“多亏了志愿服务队!”张先锋感激地说,”他们不仅指导技术,还帮着一起抢栽。最忙的时候,一天能完成50亩抢栽任务!”在干群共同努力下,烟苗成活率从不足六成提高到85%以上。
与此同时,服务队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建立完善天气预报预警机制,每日在微信群发布天气信息,指导烟农科学应对持续干旱。这支”志愿红”队伍用汗水浸润着每一寸干涸的土地,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烟农的”希望绿”。
连绵秋雨,给即将开磅的关口镇烤烟收购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就在开磅前几日,持续降雨导致通往多个村组的道路出现塌方和积水,部分路段中断,烟叶运输面临困境。
“路不通,烟就运不出去,一年的辛苦可能就要打水漂!”不少烟农心急如焚。
群众所急,就是党委政府行动所向。关口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干部、动员党员群众,并协调调度挖掘机、运输车等机械车辆,全力开展道路抢通保通工作。
“必须赶在开磅前把路打通,绝不能让烟农的‘金叶子’烂在家里!”一位在现场协调的镇领导语气坚定。经过连续多个小时的紧张作业,一条条被雨水冲毁的“梗阻路”相继恢复畅通,确保了开磅当日烟叶运输车辆的安全顺利通行。
“路一通,心就定了!党委政府真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看着满载烟叶的农用车平稳驶上刚刚抢通的道路,烟农们脸上的愁容终于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安心与感激。
开磅首日,关口镇烟站收购工作高效推进,火热场景让更多观望的村民动了心。今年全镇34户烟农种植的烤烟预计总产量达40万斤,产值约500-600万元,整个收购工作预计将于11月20日全面结束。
种烟20年的老烟农张先锋攥着刚结算的钞票,嗓门洪亮:”这产业有奔头!我打算带着儿子明年再包50亩地!”
据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依托”党支部+合作社+烟农”模式,持续优化种植技术、拓展增收渠道,让”金叶子”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张镇)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