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兴平市桑镇:“小辣椒”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内核”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今年以来,作为远近闻名的“辣蒜之乡”发源地与核心种植区,兴平市桑镇锚定辣椒产业链升级,通过创新种植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培育精深加工企业,让小小的辣椒成为驱动群众增收、激活乡村活力的支柱产业。

IMG_256

今年,兴平市桑镇焦家村集体经济组织精准施策,流转土地120亩,大力推行“麦椒”套种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合理搭配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生长周期,在保障小麦产量的同时,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添了辣椒种植的额外收益,带动了村民就近务工增收,让土地“含金量”持续提升。

IMG_256

该桑镇焦家村委会副主任刘小锋说“这是咱焦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土地流转120余亩,用于发展传统辣椒产业,今年这个咱以这个望都椒为主,主要这个品种就是产量高,也青椒耐储存,咱们采取的就是这种新引进的这种麦椒套种,这一种新型辣椒种植种植技术,在咱这边已经发展两年了,这个发展这两年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使咱这个辣椒的产量跟质量也提高了很多,预估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能提高20%左右,这个提高产量以后就是在烘干的话亩产可达到400多到500斤,预估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

IMG_256

在兴平市桑镇东桥村辣椒地里,记者看到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在采摘、装袋、转运辣椒;以往鲜椒采收后,受天气、场地限制,稍不留神就会腐烂变质,品质和收益大打折扣。该镇东桥村则瞄准解决群众产业“痛点”,建成了辣椒烘干厂为周边种植户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如今,智能化生产线通过封闭式循环干燥技术精准调控温湿度,不仅解决了晾晒难题,还提升了辣椒的色泽与品质,延长了销售周期,切实为种植户“托底保收”。

IMG_256

种植户袁永辉“今年我种了3亩多辣子,这个以前种了辣子以后,拉回来以后存储还不好存储,烘干的话要到邻村很远的地方,这个要去太不方便了,自从这个东桥村,去年弄这个股份型合作社烘干房以后,很方便的群众,我把这拉来以后,两三天就烘好咧,质量很好,很方便。”

IMG_256

桑镇东桥村委会委员刘党会“我们东桥村是在这个辣椒种植的中心地带,往年这个辣椒采收季节,由于天气各种原因,辣椒自然干有着很大的弊病,我们东桥村经过多次的研究决定,为了方便群众的辣椒烘干,我们自2024年建立了东桥村的这个烘干房,烘干房内设备三台,最近正是辣椒这个采收的季节,我们三台机器昼夜运转,不断的为群众服务,今年这个辣椒价钱比往年来说,还是比较能好一点,经济收入还是可观的。”

据了解,今年兴平市桑镇辣椒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凭借科学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适宜的光照雨水条件,鲜椒亩产预计可达3500斤左右,近年来,兴平市桑镇致力于辣椒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不仅在种植技术上持续创新,还积极拓展产业链。通过土地转型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同时在辣椒精深加工上发力,再到打通电商、直播、订单农业等销售渠道,如今已形成“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全链条产业模式。

该桑镇村镇建设工作站站长王罡“2025年,我们桑镇辣椒产业以“全链条升级”为目标,通过建集配中心、加工基地,打通仓储物流堵点,让辣椒从田间鲜货到深加工产品完成“价值提升”。兴平市桑镇辣椒坚持走“硬核品质路线”,7000 亩种植面积从选种到加工全流程“品控在线”,稳稳立住口碑。销售端特别重视电商发展,依托焦家村电商中心孵化本土网红矩阵,“线上线下双轨跑”,把桑镇辣椒的名气打向全国。下一步,我们桑镇还会在辣椒产业上持续“深耕细作”,拉长产业链、做高附加值,让“小辣椒”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内核”,推着全镇农业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跑,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兴旺!”(来源:兴平市融媒体欢婷 薛群 杜嘉伟)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