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扶风县城关镇:“三个聚焦”助力乡村振兴见实效

乡村振兴实施以来,扶风县城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人才“合力团”建设,突出“乡村振兴大课堂”这一“有形”和“无形”载体,着力打造一个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课堂,一个真正让干部和老百姓都来得了、坐得住、听得懂、用得好的“百姓课堂”,激发活力赋动能,努力让这个“小课堂”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舞台”。

聚焦党建引领,精准构建“课堂”体系,形成遍地开花“新格局”。乡村振兴大课堂开办以来,城关街道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挺在前、扛在肩,围绕“谁来教”“教什么”“在哪教”“怎么教”等重点问题,以“乡村振兴我来讲一讲”“乡村振兴有我一堂课”等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特色“田间课堂”为出发点,统筹“五大振兴”优质资源,带动全域教学,实现资源共享,精准培育“三农”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有效推动科技、市场、人才、服务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城关高地。

精准构建“1+21+N”大课堂体系。构建以1个街道党校、21个村道德讲堂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X个县级部门为主的“三级”乡村振兴大课堂阵地构架,探索实施数字课堂、智慧课堂新模式,全面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4+4”模式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产业指导、干部能力提升等授课活动。

广泛形成“5+N”人才体系。建立五类人才信息库,形成以党政人才“把方向”、成功人士“解难题”、专家教授“作保障”、高层次人才“献良策”、乡土人才“挑大梁”的乡村振兴人才“合力团”,与N个“新乡贤”一同走进“大课堂”、上好“群众课”, 携手相助同谱乡村振兴奋进曲。

聚焦人才建设,全面赋能“课堂”增智,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人才振兴关键在于教育培养。街道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探索和创新运用党建引领“255”人才工作法,通过赋能“乡村振兴大课堂”,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现场教学培训、外出观摩交流培训、网络视频培训等方式,营造处处是课堂、人人能登台、百花齐放的浓厚氛围,实现“理念回哺、人才回归、技术回馈、资金回流、产业回乡”,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

通过“大课堂”聚力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工程。着眼“干部队伍过得硬”,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及建党精神等重要论断作为“大课堂”首要课题、应讲内容、必讲内容,精心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宣贯工作,系统性开展宣传宣讲活动,积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乡村振兴、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落实好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大课堂”有机结合,以开展“四学四讲五提升”为抓手,深化拓展“育苗墩苗”工程,着力加强党员的忠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头雁”意识,强化“头雁”效应。

通过“大课堂”聚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强基提升工程。着眼“一切工作到支部”,常态化开展 “三会一课”等“六项重点任务”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时代党务工作指导手册–《党务通》,推动基层党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建+乡村振兴”。积极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4+4”模式的培训指导,创新实施“双推三融四提升五前列”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城关模式”,指导用好“334”防返贫监测机制,讲好乡村振兴“大故事”。

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工程,示范带动全街道数字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探索完善“党建+人才”模式,把人才议事厅与“大课堂”相融合,大力开展拔尖人才雁阵培育工程,落实“领跑人素质提升行动”,分批次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走出去、阔视野、强本领”活动,跳出城关、跳出扶风看发展、学先进、强本领。强化“党建+基层治理”。 巩固拓展疫情防控经验做法,推广村“四级网格”管理模式,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办好“道德讲堂”,兜住道德底线,把法治宣讲融入“大课堂”,突出“法治城关、平安城关”建设,深化“十小自治”工作法,优化社会矛盾风险化解“1511”工作体系,推行“三排查三化解”和“接案即调”模式,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强基工程试点建设,奋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落实。

通过“大课堂”聚力抓好党建示范引领工程。强化党建引领“十强示范、百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行动落实,坚持“组织围绕项目转、支部依托产业建”理念,围绕基地,组织“布点”聚企业,逐步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党组织建设,点对点聚集企业和“产业达人”,实施“三联共建”提速进位工程,有效推进“党建+基地+企业”建设。

聚焦精品葡萄、苗木种植、优质粮培育等一批优势产业技能培训,打造西官村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做好原峪、案板、黄甫等3—5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建设,特色鲜明的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年内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清零”。拓展“大课堂”效应,以观摩交流、座谈会等形式,每年召开1—2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奋力夺标“四美”红旗村。切实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着力把办好“大课堂”转向所有农民,把培训任务转向“五大振兴”,把培训举措转向促进发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通过“大课堂”聚力抓好干部培养关爱工程。常态化开展干部教育管理,突出培训重点,聚焦骨干人员,灵活培训方式,确保干部吃透精神,掌握政策。进一步加强骨干队伍,结合换届“回头看”加强班子建设,落实“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机制,特别是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充分用好用活“三项机制”,让干部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无顾虑。把驻村干部周例会与“大课堂”相结合,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干部能“驻”下、有实绩,让“苦干实干快干、努力一起干”成为新时代干部作风的主旋律。强化干部履职担当,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和争上游创一流的精气神,让“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落实到岗位上、工作中,真正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增进民生福祉上。

聚焦服务保障,注重优化“课堂”实效,助力“小课堂”变成“大舞台”。将各村“乡村振兴大课堂”建设工作纳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抓乡村振兴的日常工作,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特别是通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部门负责人“定期讲”、业务同志“经常讲”、 支部书记“时时讲”、专家教授“请来讲”、致富能人“主动讲”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大课堂”办活、办好、办实,切实让人才的力量在“大课堂”上得以充分展现,用“小课堂”成就乡村振兴“大舞台”。

对“大课堂”中讲授事项和任务分类建立台账,实施跟踪问效,做到成果转化及时客观。严格考核程序,采取正向赋分、反向扣分的原则,倒逼干部主动作为、担当实干,集中力量发展产业、主动带领群众致富,奋力谱写城关乡村振兴新篇章,奋力打造首善之地、首善之区,争当县域经济社会率先发展排头兵。(供稿:扶风县城关镇)

责编:卓西玲

编辑:雷娜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