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草聚美成画,一户一景化景为“金”。在留坝县江口镇小川子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多肉小院”,村民罗道连发挥自己种植经验丰富的优势,把爱好变成事业,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利用200㎡的闲置院落搭建阳光棚,种植了40多种2000余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打造了一座身边的“多肉展览馆”。
拱棚内,一盆盆品种各异、萌态十足的多肉绿植十分惹人喜爱。“这盆长得像莲花一样的绿色多肉叫‘观音莲’,叶片肉乎乎的那个叫‘姬胧月’,这一盆‘九尾狐多肉’很像九尾狐的尾巴,所以我就在花盆里放了一只小白狐……”说起自己种植的多肉,罗道连如数家珍。
原本,多肉种植爱好者是罗道连的儿子,之前一直在自家院子种植多肉,用于观赏、装饰。儿子外出务工后,她看着面对长势喜人的多肉犯了难,既舍不得扔掉又不会养殖,在这双重心理的斗争下,她一边给儿子视频请教,一边网上学习养殖视频。
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想到的是这一种就“上瘾”了,自己也学会了培育繁殖。她家的院子逐渐被多肉占满,已经不能满足她对多肉种植的需求。在儿子和丈夫支持下,重新规划庭院布局,搭建了两个拱棚,又引进不同品种的多肉苗,自己培育、养护、零售。
如何延伸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小院子,大收益”的庭院经济新模式,利用“线上+线下”方式,拓宽多肉销售渠道。一方面,江口镇积极对接留坝老街秦岭植物美学馆,利用美学馆中的闲置空间摆放花架和多肉,作为小川子村多肉线下代销点,并由小川子村强村富民公司定期为秦岭植物美学馆送货上门。另一方面,小川子村党支部书记孙涛开设“抖音”直播,和罗道连一块儿从认识多肉、介绍多肉养殖方法等入手,来宣传推广多肉植物。
“欢迎大家进入直播间,现在我手中拿着的这盆多肉是橙梦露,开花后为橘红色,需要在阳光充足、温差较大的环境中生长……”孙涛热情洋溢地向大家介绍着,他说通过直播,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多肉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品质,从而选择自己心仪的多肉植物。后期他还要继续研究电商直播运营形式,让更多的农特产品走出山里。据了解,直播间首次开播1小时,点赞量达1万多,销售了10余盆不同品种的多肉。
近年来,留坝县江口镇积极探索创新微经济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等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推动“和美庭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解锁庭院经济的“N种打开方式”。同时,大力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利用镇村新媒体人才,推动特色农副产品与电商平台有效对接,助力乡村振兴转型升级。(通讯员:周子涵)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