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紫阳县双桥镇:古茶树焕发新生机

在紫阳县双桥镇莲花村,有着300多年树龄的紫阳群体种古茶树迎来采摘季。当地茶农通过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策略,让古茶树的“绿叶子”摇身成为致富的“金叶子”,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各位乡亲们,2025年古树茶开采喽!”5月11日上午8点,随着紫阳壹封天叶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林方一声“开园喽”的吆喝,当地茶农们挎着竹篓,搭起楼梯,手指翻飞间将茶芽收入篓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是土生土长的莲花村人,采茶务工一天能挣一百多元钱。在家附近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里,我们都很满意。”村民金孝芳说。

据了解,这些古茶树因生长在海拔较高区域,发芽时间较普通茶园晚了一个多月,独特的生长环境赋予了茶叶别样的特质。

这片承载着历史与致富希望的古茶树园,离不开村上茶叶企业的悉心守护。2016年,在外务工的村民张林方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古茶树的珍视,毅然返乡创业,决心保护好这一珍贵资源。近几年,他带领村民为古茶树修枝、松土、施肥,通过科学的管护,让它们生长得更加旺盛。

“这片古茶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比较适应我们当地的气候,十分耐寒。虽发芽晚,但叶片肥厚、茶味浓郁,内含物质比较丰富,具有独特优势。我们经过精心加工,制作成绿茶、红茶和白茶,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茶叶产品。”张林方说。

今年,古树茶刚刚开园采摘,公司就已经接到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不少订单。

“这个茶的味道比较甘醇,今天来买了一些,主要是自己喝和送亲朋好友。”消费者舒大康一边在展厅里品尝、选购,一边告诉笔者。

近年来,随着村上茶叶企业的发展,也辐射带动不少村民加入到茶产业中来。村民陈景亮介绍,他把自家的3亩好地种上了茶,鲜叶卖到茶厂去,收入很不错。“一亩茶能卖近4000元钱,一年能挣一万多元钱。我会把家里的茶园管理好,让收入越来越高。”陈景亮说。

据悉,紫阳壹封天叶茶业有限公司已在村上发展500余亩生态茶园,其中古树茶占到五分之三,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共营模式,与周边300余户茶农紧密合作,带动他们实现增收。如今,不少茶农户均年收益超5万元,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来   源:安康日报)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