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进榆阳区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互助幸福院的活动室,80岁的陈奶奶对着墙上的智能屏查看自己的健康监测数据。管理员王永红笑着解释:“这是咱们幸福院‘智慧养老5G平台’的新功能”。窗外,一栋栋崭新的安置住宅整齐排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馨。不远处的农田边,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支起画架,正用画笔记录下这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
近年来,榆阳区金鸡滩镇党委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主线,以建强“组织链”为引擎,统筹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治理链”协同共进,全面构建“组织强基、产业赋能、人才支撑、服务提质、治理增效”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闭环体系,推动党建引领各项事业提质增能。
建强组织链,“党建联盟”共建共享促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政校合作,助力乡村振兴,金鸡滩镇与榆林学院艺术学院构建“党建联盟”,创新推出了极具特色的“三联三帮三带”联建机制。同时,大力推广“讲师团+高校+镇+村(社区)+企业”的五级联训模式,积极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全力探索固废回收利用等创新项目,成功将白舍牛滩村、金鸡滩村打造成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为双方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榆林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镇、村、企的干部职工量身定制党课学习、技能提升等课程,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基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才动力。金鸡滩镇积极为大学生“三下乡”、采风写生、宣传创作、就业实习等活动搭建了广阔平台,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延伸产业链,“五型产业”提质增效谱新篇
金鸡滩镇坚持“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了“五型融合”的发展新格局。特色农业提质型: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焕新生。作为入选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的村庄,白舍牛滩村通过实施3741亩旱作农业节水改造和900亩玉米密植技术示范,让亩均增收达400元。金鸡滩村集中发展伙场经济342户,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和饲草加工厂机器轰鸣,奏响了年收入千万元的乡村振兴协奏曲。养殖产业带动型:四级联动打造畜牧强镇。创新构建“党委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村组”四级联动机制,目前,15万只规模化羊子养殖基地已建成投产,掌盖界村西湾肉牛养殖基地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工业反哺乡村型:绿色发展构建新生态。金鸡滩镇持续深化采煤沉陷区“开发式+委托式”治理新模式。通过“企业投资、村组建设、合作社运营、股民分红”的机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清洁能源等项目相继落地。招商引进的矿物固废煤矸石及建筑固废综合处置再利用项目,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辖区群众收入,诠释着工业反哺乡村的生动实践。农文旅融合型:多元业态激活乡村魅力。曹家滩煤矿3A级景区旁,新修通的旅游大道如同一条金丝带,串联起海流滩村神农欢乐谷、白舍牛滩田园综合体等特色景点。“大美榆阳 多彩金鸡滩”“清爽榆林 大美榆阳‘煤’好金鸡滩安全文化周”系列文化活动,让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新质生产力试点型:绿色能源照亮振兴路。从柳树滩村最早的光伏项目,到白舍牛滩村新建的3500KW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一片片蓝色的“光伏海洋”正在阳光下铺展。这些“阳光银行”年创收超15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锻造人才链,“头雁引领”梯队共进筑根基
金鸡滩镇深入实施“头雁工程”,通过“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打造了一支带富能力强、发展视野广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本土育雁:能人带动促发展。金海村的李永强从设施蔬菜种植能手成长为产业带头人,带动20余户村民发展社会化服务产业,让大棚里的“绿宝石”变成了村民口袋里的“金疙瘩”。神农欢乐谷旅游景区负责人袁鑫,将昔日的荒滩打造成为集乡村休闲旅游、团建活动,亲子研学、中草药种植、中医食疗产品产销、可视化认养农业,生态养殖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这些“领头雁”用实干证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让能人站前台、当主角。归巢引雁:乡情纽带聚英才。镇党委创新开展“五个一”招才行动(发一封家书、建一个智库、办一场座谈、解一批难题、树一批典型),用浓浓乡情唤回游子,大力号召本乡在外人才回乡创办企业、回乡发展。暖心留雁:厚植沃土凤来栖。镇党委建立“三优”服务机制,即政策优先倾斜,为返乡人才提供创业补贴、用地保障;技术优先支持,组建专家服务团一对一指导;政治优先培养,将优秀人才纳入党员发展对象。如今,全镇已形成“头雁领航、强雁跟飞、雏雁成长”的良性发展梯队。
完善服务链,“三项保障”保驾护航稳前行
基础设施保障。去年以来,金鸡滩镇实施了运煤专线等36个重点项目,建成污水管网铺设、道路拓宽硬化、景区旅游配套、曹家滩煤矿南部风井等项目,全年完成固投3亿多元,镇域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推进18762亩采煤沉陷区治理、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设,带动2000余亩苗圃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票选的为民实事,白舍牛滩村互助幸福院迎来80名老人入住,柳树滩村(二期)小区258户农户喜迁新居,金鸡滩村等3个移民安置小区的983套住房即将交付。加快办理集镇新区卫生院迁建手续,使用60余万元奖教奖学,助力留住优秀师资、培养优秀学生。数字服务保障。以“数字化赋能服务升级”为核心,金鸡滩镇金鸡滩村打造“智慧乡村5G数字”平台,有效开展针对性防范措施,实现快速性前端处置。
创新治理链,“五治”融合构建新格局
自治为基,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将村规民约与先进模范评选相结合、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完善“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通过量化内容、活化形式、细化程序、强化监督、硬化考核,推动制度的内涵更丰富、程序更完善、决策更科学、监督更有效。法治为本,充分发挥省级法治示范村带动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加强派出所、司法所、综合执法队等政法队伍建设,打造镇级综治中心,调动政法队伍、“五级五长”参与线索收集和纠纷调处工作,形成立体式治理网。德治为先,深入挖掘金鸡德善之星、标兵家庭、靓居标兵户、金鸡文明标兵单位等先进典型,大力传播先进事迹,用身边先进引领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弘扬传统文化。智治为要,优化“金民通”品牌,简化办事流程,发挥“五级网格”作用,创新帮扶机制,整合数据资源,推进村(社区)数据资源建设,实行村(社区)数据综合采集,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共治共享,开展“一村(社区)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推动党建与乡村治理融合。发挥辖区企事业单位、村民、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供稿:榆阳区金鸡滩镇党委)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