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时间,丰收的景象徐徐铺开。 8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谢瑞芝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晓梁教授一行深入江河鲜食玉米产业园区,组织召开鲜食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单产提升技术培训现场会。前期精心指导已化为田间穗大粒满、色泽鲜亮的喜人景象,玉米丰收在望,经初步测产,应用新技术的田块产量较传统模式预计实现翻番式跃升!
精准调控破瓶颈,密植高产创奇迹。谢瑞芝研究员在现场深入剖析了技术核心。该套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体系,犹如为鲜食玉米种植装上了智慧的“新农具”,一举破解了密度提升瓶颈。通过科学优化株行配置、水肥精准供给与关键生育期精细化调控,成功将每亩植株数量稳定提升至4200株左右,为产量飞跃构筑了坚实的群体基础。放眼望去,示范田内玉米植株健壮挺拔,穗位整齐,籽粒饱满,长势均衡旺盛,丰收画卷令人振奋,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对土地产出效能的强劲撬动力。
专家下沉注动能,基地引领产业。现场会上,专家团队不仅对当前田间管理的黄金要点进行了手把手指导,更聚焦“如何种得好、卖得好”与种植户深入交流。该技术的落地生根与持续优化,是科研力量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的生动实践。依托显著的示范成效,江河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被正式确立为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这一平台将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加速推动前沿农业科技成果在江口乃至更大区域转化应用,为鲜食玉米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持久科技动能。
科技兴农开新局,增产增收促振兴。此次鲜食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成功实践与大规模培训推广,是江口回族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耀眼结晶。它不仅带来了产量成倍增长的现实突破,更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生产管理模式上树立了崭新标杆。丰收在即的玉米地,已然奏响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嘹亮序曲。
此次鲜食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成功应用与推广,显著提升了单产水平,为江口回族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江河村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的建立,标志着科技兴农迈出了坚实一步。江口回族镇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科技合作,加速成果转化,让科技力量在广袤沃野释放更大潜能,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实支撑。(通讯员:秦冬融)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