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深处的勉县漆树坝镇迎来银杏叶采收旺季,农户们穿梭林间采摘鲜叶,合作社内烘干机隆隆作响,清新的药香弥漫山谷。在漆树坝镇,这里正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增添生态底色、加快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来抓,通过“产业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苦药材”真正成为百姓致富的“甜产业”。
傍晚时分,漆树坝镇的中药材合作社依然忙碌不已,群众们陆续送来当天采摘的银杏叶,过秤、登记、领款,一系列流程井然有序。“最近我们主要收购熏制银杏叶,每斤鲜叶收购价2.8元,每天能收3吨左右。”漆树坝君秀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我们家采摘银杏叶,每天能挣100多元,再加上茶叶和其他药材收入,今年能多赚6000多元。”正在采摘银杏叶的曾能贵激动地说。漆树坝镇党委、政府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抓新不放旧、抓短不放长”的原则,在稳步发展茶叶产业的同时,银杏、石菖蒲、淫羊藿等道地药材在漆树坝镇的山坡地、林下地茁壮成长起来,形成了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其中石菖蒲280余亩、银杏600余亩、淫羊藿50余亩、天麻80余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合作社加工车间,新收购的银杏叶经过清洗、熏制、烘干等工序,将药材就地转化率从30%提升到70%,这些银杏叶经过初加工后,将发往国内多家制药企业。村民们也可以通过订单种植挣现金、基地务工挣薪资等方式,多重保障促进增收。现全镇已有100余户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其中脱贫户达30%,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绿色的药材、忙碌的农户、轰鸣的设备,漆树坝镇以中药材为笔,以青山绿水为卷,通过“茶药间作”的模式,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多元化增收,让中药材产业成为产业振兴的“致富良方”。(来源:勉县漆树坝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