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汉阴县漩涡镇:银发头雁领振兴 青春力量强根基

巴山深处的汉阴县漩涡镇渭河村,一位头发斑白的村支书身影早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的晨昏之中。现年59岁的渭河村党支部书记卢进祥,始终以躬耕的姿态扎根于基层治理一线,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默默奉献。他尤为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通过“师徒帮带”的方式,将自己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让年轻村干部陈君在实践中快速成长,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IMG_256

银发映丹心,新思想领航振兴路

渭河村党支部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薄弱,但卢支书深知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作为陈君的帮带导师,他不仅在每一次党员大会和主题党日活动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乡亲们耳熟能详的乡土语言,更亲自带领陈君深入田间地头,示范如何以拉家常的方式阐释政策:“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咱保护好门前山、屋后林,子孙的饭碗才端得稳呐!”这些言传身教,让陈君掌握了面对村民宣传政策的技巧,也让他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基层“小治理”,筑牢社会稳定“大格局”

曾经渭河村9组发生一起林地边界纠纷,陈君多次上门调解未果后向导师求助,卢支书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先带领陈君实地勘察争议地块,耐心讲解如何了解矛盾根源和历史渊源。随后,他示范沟通技巧:从老人健康、子女学业等家常话题入手,逐步拉近距离,再推心置腹地劝说。接着,他拿出老宅基地台账,带领双方现场勘界,提出“各让半尺”的调解方案,主动帮助规划共用排水设施,顺利化解了这起纠纷。通过卢支书的示范,陈君深刻体会到:农村工作既要讲法理,更要讲人情,先讲“人情”拉近距离,再用“事实”讲道理,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枝叶总关情,纾困解难安民心

渭河村位置偏远,山高坡陡,资源匮乏,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内多是留守老人儿童,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卢支书带着陈君一起走访留守老人家庭,从一袋沉甸甸的米面,到一次暖心的健康检查,再到帮助抢收地里的庄稼,事无巨细地解决着他们的生产生活难题。他还让陈君定期与外出务工村民视频通话,了解近况,传递乡音。卢支书用实践行动向陈君表明了:只有真正走进群众,才能读懂民心、办好实事。

桑榆燃星火,蹚出产业突围路

当镇里号召发展烤烟种植时,村民觉得“种了一辈子地,改种烤烟等经济作物不踏实”,陈君初期工作推进缓慢。卢支书了解后,和陈君带着村民去了邻村的烤烟种植基地,请种植大户现场算账对比:土地流转租金加上务工收入,远比种植传统作物收益高。还指导陈君与烤烟大户谈好“优先雇佣本村村民”的条件,提供村民就业渠道。最终,全村21户50多人共发展烤烟种植120余亩,村内养牛、养蜂、烤烟等产业也初具规模。陈君也学会了如何用“看得见的实惠”和“接地气的沟通”赢得群众信任。

IMG_257

回想初到渭河村时,陈君对村情户情不了解,走访时面对村民不知从何谈起话题,面对矛盾纠纷手足无措,插不上话。如今,在导师卢进祥的耐心帮带下,陈君已经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乡村干部,渭河村的振兴故事,正在新老力量的接力中续写新的篇章。(通讯员:龚传琪、陈   君)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