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岐山县蔡家坡镇唐家岭村的猕猴桃园里,果实挂满枝头。“今年虽然天旱,但跟着合作社学技术,果子甜度高,地头价就能卖到3元一斤,我家7亩地预计能收入4万多元!”果农张喜科擦着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过去,农户种植猕猴桃多凭老经验,效益不稳。为此,唐家岭村成立永红猕猴桃合作社,邀请专家指导,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农资,推动标准化种植。目前,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4万亩,成为西北地区知名的优质生产基地。
产业要发展,深加工是关键。在合作社加工车间,猕猴桃被制成速冻果球,销往各地。“订单多、干劲足!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收入不错,加上自家果园,日子越来越红火!”村民杨芸边工作边说。从生态种植、冷链仓储到电商销售,这里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电商销售也为猕猴桃插上了“翅膀”。蔡家坡镇培育了15家电商企业、超900家个体网店,许多村民经过培训成为“村播达人”,在镜头前熟练推广家乡特产。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网络,让猕猴桃迅速走向全国。
这颗“致富果”还催生了更多新业态。陕西省农民田间学校、种植实验基地等纷纷落户,吸引超1万户农户加入。唐家岭村、安乐村更凭借猕猴桃产业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2025年,胡新村集体经济冷库项目顺利完工,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支撑能力。
秋阳下,果园里弥漫着沁人果香和农人们的欢声笑语。一颗小小的猕猴桃,不仅串联起种植、加工与销售,更折射出蔡家坡镇以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美好实践。(蔡家坡镇人民政府 张小琴)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