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泾阳联社从宝鸡麟游农商银行带回的不只是一纸经验,更点燃了一场档案管理的“革命”——曾经“各自为战”的安保档案,正以标准统一的新貌,成为联社安全治理的“数据基石”。
乱象困局:档案盒里的“混沌战场”
过去,泾阳联社基层网点的安保档案堪称“无主之地”:不仅存在分类“错位”问题——月度安全检查资料与安保文件“同盒而眠”、突发事件演练预案和保安员考核表在脱落标签的档案盒里“纠缠不清”,查阅时如同大海捞针;还呈现保管失序状况——活页夹、订书钉、文件夹混用,页码错乱、缺页漏项成常态,网点安全员自嘲:每次迎检,光整理档案就得临时加班,耗力还没效果;更遭遇“跨界入侵”乱象——反洗钱排查表、行政文件等非安保资料硬塞进专用档案盒,一盒多用让档案盒沦为“杂物箱”。
他山之石:麟游档案室的“规范密码”
今年二季度,联社保卫部组建的“取经小分队”奔赴麟游档案室,踏入其中便感知到规范之美:档案资料如棋盘清晰划分安全文件、安全组织、基础档案、消防、防汛五大区域,每类下设专项档案盒,一眼辨明类别;盒面黑色标识似名片,标注资料名称与更新周期,信息一目了然;资料以左侧装订、右侧留白的模板固定,页码连续清晰,且安全检查记录后必附现场照片、整改回执,形成严密“证据链”。考察组深知,档案绝非“面子工程”,而是安全管理的“晴雨表”——从中可直接追溯历年隐患整改闭环,这一见闻,催生了全辖档案“标准化革命”的决心。
破局之路:从“学样”到“定制”的蝶变
学成归来,迅速开启“三大战役”重塑“档案基因”:先是标准“定制化”。结合联社网点分布广、业务类型多的特点,在借鉴麟游经验的基础上升级安全管理规范——新增《安全隐患台账》特色类目;统一采用蓝色专用档案盒+黑体字标识,要求资料左侧装订、附目录且右上角页码连续,全面构建规范体系。接着培训“沉浸式”。以“混乱存放vs规范存放”对比图拆解细节,现场演示“安保资料放置规则、动态台账实时更新”操作,并结合部分网点档案柜空间小难题,敲定“高频调取资料放上层、月度核查资料放中层、年度归档资料放下层”的分层方案,让有限空间“物尽其用”。最后落地“穿透式”。预留30天“自查+整改+督导”周期,通过下沉网点排查出档案盒侧边规格不达标、资料存放及标识不规范等3类典型问题。现场开展分类方法教学,通过一对一指导推动整改,确保标准落地无死角。
蝶变之果:档案里的“安全新生态”
如今,翻阅泾阳联社网点安保档案,蜕变场景焕然一新:外观“改头换面”。档案盒按类别整齐码放,侧面黑体字标识清晰,盒内资料平整有序。以前找资料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现在几十秒、几秒就能搞定。管理“闭环生根”。翻开白王社隐患整改盒——“灭火器卫生清理不及时”的检查记录、整改报告、现场照片环环相扣,责任人签名醒目。高频风险点通过档案精准分析,隐患整改进度“一键追溯”,让安全管理更智能、更高效。
更深远的改变,藏在安全管理的“肌理”里。此次变革不仅让安保资料“有章可循”,更推动安全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为联社安全防控筑牢了“数据基石”。从自行琢磨到对标提质,这场档案变革,正悄然提升着泾阳联社安保工作质效。(龚琳娜)
责编:赵鹏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