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开学伊始,泾阳联社紧抓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大一新生金融安全意识薄弱、易受电信诈骗侵害的特点,联合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青春不欺·校园无诈”的反电信诈骗与网络安全专题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新生实际需求,通过“案例化、场景化、互动化”的宣讲方式,打破传统说教模式,让金融知识“活”起来。
精准研判,内容紧扣新生痛点
联社提前与校方保卫处、学生处沟通,梳理近年来高校高发诈骗类型,如“刷单返利”“冒充客服”“校园贷”“虚假购物”等,精心设计宣讲内容。结合真实案例改编成情景剧《陷阱》,由联社青年员工自演自导,还原诈骗全过程,让新生直观感受骗局套路。
多维互动,提升参与感与记忆度
活动设置“反诈知识竞答”“诈骗电话模拟接听”等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警惕。现场还发放《大学生金融安全手册》,内容涵盖常见骗术解析、应急处理流程、识骗口诀、服务热线等,实用性强、便于传播。
长效共建,打造“校园金融卫士”队伍
联社与校方共同发起“校园金融卫士”计划,从各院系招募学生志愿者50名,接受系统性培训,成为日常校园中的“反诈宣传员”和“风险预警员”,构建起长期、动态的校园金融安全教育网络。
本次活动覆盖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25级大一新生约1500人,实现新生全覆盖。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互动参与超300人次,反馈问卷显示,98%的学生表示“内容实用、形式生动、印象深刻”。
一名新生在活动后分享:“之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看到那个‘冒充老师收费’的案例,我才发现骗子真的无孔不入。我还学会了怎么查证官方电话,真的太实用了!”
更令人振奋的是,活动结束后一周内,校保卫处反馈称,成功拦截两起针对新生的诈骗企图:一起是“虚假奖学金发放”诈骗,另一起是“冒充学长推销劣质电子产品”案件。学生均表示“是在宣讲中学到了识别方法才没有上当”。
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处负责人表示:“泾阳联社的这次宣讲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他们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讲安全、教防范。这是我们近年来效果最好的一次金融安全教育课。”
本次活动的成功源于三个方面:内容精准,紧扣学生实际需求;形式创新,摆脱传统宣讲的枯燥感;机制长效,通过“银校共建”实现持续影响。这一模式可为其他高校开展金融安全教育提供借鉴,具有较强的复制性和推广价值。
泾阳联社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推动金融知识教育纳入新生入学必修课,持续为青年学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真正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平安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的宣教目标。(王蓉琳)
责编:赵鹏
编辑:汪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