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凌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产二科值班室被急促敲门声打破:“医生!我老婆破水了!”值班医生唐旭快速检查,发现35周+5天孕妇胎膜早破,阴道触及条索状组织——“脐带脱垂!立即启动一级应急预案!”唐旭医生跪在病床上,迅速将孕妇的臀部抬高,防止脐带进一步受压;同时呼叫同慧莉主任医师,麻醉科、新生儿科团队火速集结。1时28分,剖宫产手术成功,2830克女婴啼哭响彻产房!
产科“隐形杀手”:脐带脱垂为何是“胎儿噩梦”?
什么是脐带脱垂?
脐带是宝宝的“生命线”,正常应位于胎头后方。若胎膜早破或胎位异常,脐带可能滑落至阴道,被胎头压迫导致血流中断,堪称“胎儿窒息的致命按钮”。
为何1秒都不能等?
脐带受压5分钟可致胎儿脑损伤,10分钟可能死亡!时间每缩短1分钟,存活率提升30%。这场抢救中,医生与死神赛跑,用时间跑赢了“10分钟死亡线”。
高危人群自查:这4类孕妇要警惕!
胎位异常:臀位、横位(胎头未入盆,胎膜易破)
胎膜早破:突然“漏水”,羊水骤减
羊水过多:宫腔压力过大,胎膜易破
脐带过长(超过80cm):易滑落至阴道
关键自救指南:破水后3步保命!
1. 立即躺平:用枕头垫高臀部,保持头低臀高位,利用重力让胎头远离骨盆,减轻脐带压迫。
2. 拨打急救电话:明确告知“怀疑脐带脱垂”,急救车将优先响应。
3. 禁止移动:不要走路、如厕或夹腿,避免加重压迫。(梁琴)
责编:杜鹏飞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