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全体科研人员召开《镇坪县农业科研“十五五”规划》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农科所科研“十五五”规划讨论稿进行了深入研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在全面总结“十四五”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布局今后五年的工作,为未来五年镇坪农业科研发展擘画了清晰路径和行动指南。

“十四五”克难奋进,硕果累累
“十四五”期间,在镇坪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坪县农科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锚定“三农”服务与“三区”建设目标,构建科研、服务、成果转化展示三大体系,综合实力稳步跻身陕南农业科研先进行列,各项成就扎实落地。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五年来新立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科技论文数量较“十三五”末显著提升,获多项科技成果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玉米育种等领域突破明显:单倍体育种填补陕南分子育种空白,培育审定玉米品种4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拥有13 个作物品种权,相关品种在秦巴及西南山区推广100万余亩,增创社会经济效益达1.8亿元。服务产业能力强劲:开展职业农民研修班3期、各类农技培训班120期,累计培训1.19万余人次,8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多人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市级突贡专家等荣誉。人才结构持续优化:16 名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占比25%。科研条件显著改善:新建气象观测站、中药材标本馆等设施,完善试验基地与平台建设。研究领域纵深拓展:对外与多所高校、企业深化合作,拓展研究领域,以党建引领保障发展,为县域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十五五”锚定蓝图,共谋新篇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也是镇坪县加快推进“三区”建设、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农业科研单位,镇坪县农科所肩负着引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
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农科所科研“十五五”发展规划讨论稿的六大板块——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存在问题、形势与任务、指导思想与原则、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与保障措施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讨论。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县域农业实际,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产业建设,就镇坪县农科所学科建设、平台搭建、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重点内容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现场讨论热烈,思想活跃。
明确重点任务,强化系统布局。会议提出,未来五年将重点推进种质资源保护、玉米育种、中药材栽培、马铃薯科研、农业生物技术等学科建设,强化“科研+企业+基地+农户”的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特派员“联镇帮企”行动,建设智能化种苗繁育温室、种质资源圃、南繁育种基地等一批重大平台项目。
凝聚智慧共识,共绘振兴图景。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我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更是对今后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的再明确、再聚焦。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镇坪县农科所“十五五”规划是镇坪农科所面向未来、服务县域、惠及秦巴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机制创新、项目带动、人才支撑,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农业科研单位,镇坪县农科所将立足高站位、锚定高标准、统筹全维度,强化开门问策,广泛听取意见,汇聚各方智慧,严格系统修改完善规划内容。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成果惠及千万家”为实践导向,高质量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以领跑同级、示范带动的担当,为镇坪乃至秦巴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科技动能。(李苗)
责编:刘迪
编辑:刘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