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旬阳市关口镇:“规模+科技”双轮驱动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从零星散落到连片成景,从粗放经营到智慧管理,从默默无闻到身价倍增。行走在今日的旬阳市关口镇,这里正悄然褪去旧时容颜,以一种更具规模、更富科技、也更贴近市场的崭新姿态,为特色种养业注入了从“有”到“优”、从“旧”到“新”的澎湃动能,铺展出生机勃勃的乡村产业新画卷。

IMG_256

在宋坪村,丰收的拐枣散发着甜香,村民们正忙着搬运、称重、装车,欢声笑语间洋溢着喜悦。过去,这里拐枣种植多为“房前屋后”的零散模式,难以形成品牌与市场竞争力。如今,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村里建起了集中连片的现代化拐枣示范园,实现统一品种、技术、标准和品牌销售。

IMG_256

“基地面积300多亩,涉及30多户,今年亩产约3000斤,每亩价值超过4000元。统一管理和销售后,价格从原来每斤1元左右提高到1.4至1.5元,群众都很满意。”宋坪村党支部书记党竞介绍说,昔日“盆景”已汇聚成数百亩的产业“风景”。

IMG_256

养殖业同样经历着“规模升级”。在大庙村,传统家庭农场式养殖正逐步转向现代化集约模式。玉晓牧业打造的12亩现代化养牛场,目前稳定存栏147头,推动了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从蓝图走向现实。

IMG_256

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更深刻体现在科技元素的深度融合。位于关口镇的盈升合展数字化林麝产业园内,“数字化”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园区已建成1016间标准化圈舍,并布设了1200余个高清摄像头,构建起全覆盖的数字化监测网络,实现对林麝生长全过程的数据与影像跟踪。同时,园区还引入了饲料分析、采样检测等手段,并积极构建林麝谱系数据库。

IMG_256

“林麝天生胆小,其繁育期、配种期不便打扰,监控系统能让饲养员实时观察、灵活应对。”林麝养殖基地负责人王连国表示,下一步基地计划为每只林麝配备带芯片的智能耳环,实时监测其身体状况、疾病情况及采香量等数据,并同步反馈至大屏幕,为实现精准投喂与疾病防治提供支撑。

从拐枣的标准化种植到林麝的数字化养殖,规模化发展和科技元素的深度嵌入,正为传统农业插上现代化的翅膀。如今,关口镇的乡村产业既深植于土地的“传统深度”,也展现出科技的“现代速度”。这种深度融合推动着发展模式全面升级:在规模上,零散“盆景”聚合成连片“风景”;在模式上,“提篮小卖”转向“盛装远行”;在价值链上,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风景”延伸。

“十四五”期间,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共同汇成了关口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色答卷,开启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征程。(供稿:旬阳市关口镇)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