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丹凤县蔡川镇留仙坪红色教育基地广场,30余名村民围成一圈,手机镜头齐刷刷对准广场中央——一位头戴厨师帽、手持炒勺的专业厨师正颠锅翻炒,酸辣土豆丝的香气伴着“滋啦”声响弥漫开来。这场“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的烹饪技能培训,正是蔡川镇今年打造“精准化、实用化”就业技能培训的生动缩影。

“炒青菜要大火快炒,炖肉得加八角、桂皮增香,调料比例记牢了,家常菜也能变‘招牌菜’!”培训现场,来自县职教中心的老师一边演示红烧肉的煸炒技巧,一边用方言讲解火候控制要点。村民牛朝举着手机录下每一个步骤,“以前做饭全凭感觉,现在跟着老师一步步学,回去就能给娃做顿像样的红烧肉!”他笑得合不拢嘴。
此次培训聚焦“家常菜+地方特色菜”两大方向,精选村民“学得会、用得上”的菜品,通过“理论讲解+分组实操+现场纠错”模式,从食材处理到装盘造型进行全流程教学。“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切菜、调汁,连炒勺怎么拿都纠正了,这样的培训比看电视教程实用多了!”留仙坪村村民李小英端着刚炒好的酸辣土豆丝,兴奋地展示给邻座村民。
“培训不是‘走过场’,要让村民学到真本事、端稳就业碗。”蔡川镇社保站站长王继岗介绍,今年以来,镇政府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村民需求,最终确定餐饮、家政、安保等“市场缺口大、上手速度快”的培训领域,并采取“小班制、订单式”教学。截至目前,全镇已开展3期技能培训,覆盖200余人。
更让村民暖心的是“岗位精准对接”的帮扶机制。此次技能培训正是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与蔡川镇在就业方面“对口帮扶”的重点内容。张家村街道提前摸排辖区用工需求,为蔡川镇“量身定制”了涵盖保安、育儿嫂、服务员等在内的50余个就业岗位。“以前总觉得‘没技术、出不去’,现在政府把老师请到家门口,把岗位送到手边上,咱农民也能靠手艺挣钱了!”李小英打算在培训结束后,入职张家村街道推荐的一家餐饮店。
近年来,蔡川镇将技能培训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创新“政府搭台+专业授课+企业订单”模式,先后与西安、南京等地2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累计帮助400余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超2800元。(来源:商洛日报)
责编:李晓峰
编辑:刘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