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毕业,通过参加公安联考如愿从一名学警正式成为人民警察,我也可以发挥所学特长,继续在绿水青山间践行着守护着森林资源的公平正义。回顾这十个多月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森林警察这个特殊警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从学警到民警,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当我来林所报到的第一天,所长便安排同事带着我下乡摸排辖区内违法开展活动导致被毁林木的恢复情况,本以为这是一项最简单的工作,但不曾想简单的摸排竟状况百出,巡查的几处林地大部分在山上,车开在山脚便要带着单警装备和测量仪器徒步上山记录补栽的植被数据,发现存在的问题后,本着执法为民的观念,我们主动挨家挨户上门和当事人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但换来的却是不理解。带我的同事不急不躁,耐心地向当事人普及林业相关法律,讲村规民约,讲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多方面深入当事人的内心,从而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返程的途中同事告诉我,所里很多案子的嫌疑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虽然他们将国有林地变为农用地是违法行为,但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脚下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根,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望着车窗外陷入了沉思:公安工作远比学校书本里的内容复杂,一定要不断地多听、多看、多学、多总结,尽快完成从警校生到警察的转变。
对于林派出所的工作内容来说,我是熟悉的,但是在实际办理案件过程中,时常摸不着头绪、抓不住要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来所里的10个多月里,我积极学习业务知识,通过翻阅之前的案件卷宗,请教所里同事,翻阅相关的书籍来提升自身警务技能。尤其在国家开展生态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相关单位移交过来的案件日益增多,通过实战锻炼,慢慢的,我提高了接处警工作能力,掌握了办理案件的工作流程,熟悉了辖区内林地的基本情况,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身处基层派出所,我快速完成从警校学生向人民警察的身份转变,同时我充分认识到警察并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头衔,更多地意味着肩上沉甸甸的使命。身边的前辈们,有的是办案专家,对案件办理的流程、规范滚瓜烂熟;有的是打击能手,在专项行动中打击违法犯罪雷厉风行;有的是业务专干,对辖区内的林地情况了然于心。他们用实际言行、精神魄力促使我找准自身定位,转变思想,更贴切地融入警察这份神圣职业。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公安民警,我加强自身要求,不触及底线,不违反法律和纪律,坚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公安工作权力较大,责任更大,一起冤假错案的出现,就会给当事人家庭、给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侵害和影响,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出现的歪风邪气,会给社会风气、政府权威、党的威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在实际工作中,尽心尽职地负起工作的责任,工作中深刻体现公平正义、清正廉洁、服务群众。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穿上警服,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我将以最大的热情,最大的努力投入其中,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从一棵树到一片“海”,作为林海中的一抹蓝,我将忠诚于脚下的土地,以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赤胆忠诚。(高航宇)
责编:刘朋涛
编辑: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