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兴产业是根本之策更是长远之,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人民增收致富,多措并举发展产业联农带农,开辟创收致富路。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乡村,其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市场需求、群众意愿等各有差异,不能照搬照抄、千篇一律。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精准施策,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方向和模式,避免同质化竞争和盲目跟风。
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也是产业发展的最终归宿。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和客观需求,培育和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激发其创新创业活力。同时,要加强政府作用,提供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破除制约城乡要素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障碍,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农民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要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保障农民权益和尊严,激发农民内生动力。通过教育培训、技术服务、利益联结等方式,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增强农民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形成政府、企业、合作社、专业户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局面。
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要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和支持,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通道,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问题。培育和引进各类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和载体,鼓励创新创业实践,打造乡村产业创新高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的优势和本钱,也是乡村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好农业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破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施循环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同时要发展生态产业,利用好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打造乡村生态文明品牌。(供稿单位:靖边县委组织部 作者:吕海波)
责编:杨阳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