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学习研讨课题的背景
协税镇因古代官员协商征税之地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了协税社火的锣鼓乡音,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和地方特色,是陕西社火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协税镇“火种小组”围绕“协税社火如何与现代文旅融合发展”这一课题,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就如何将社火非遗传承与文化旅游相融合、运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宣传先后开展6次交流研讨,品鉴学习文旅农旅融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社火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传统社火与现代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聚焦社火传承问题,利用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积极联系争取各种外出展演机会,重点培养优秀社火传承人,采取社火文化进校园、举办社火文化培训班、社火传承人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支半专业化的社火文化传承队伍。我镇“火种小组”积极建言献策,协助协税镇综合文化服务站于7月29日—8月2日举办协税镇社火锣鼓传承人培训班,协税镇中小学生20余名、镇村社火爱好者10余名参加培训,学习敲锣打鼓、敲家什的技巧,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才。
聚焦如何创新发展问题,逐步探索“互联网+”模式,运用网络平台宣传社火文化,展播协税社火日常培训、练习以及外出表演等内容;探索策划、包装协税社火文化和社火元素文创产品,逐步开展画脸、踩高跷、上悬台、划彩船等体验活动,扩大非遗文创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供稿:南郑区协税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