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洋县教体局:规范管理提质量 师生共育促成长

洋县纸坊街道办事处白石中心小学作为一所小规模农村寄宿制学校,近年来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传承乡村教育坚韧勤奋的特质,形成上下一心,同向而行的育人合力,强化六项举措,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IMG_256

以“党建”为纲引领护航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班子建设,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主题党日+、一周一师宣讲、师生谈心谈话等活动,坚持党员教师“亮身份、作表率、树榜样”的示范引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理想信念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带动全体教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德育管理、学困生转化、安全教育等方面逐步提升。

IMG_257

以“共建”为基培根铸魂

作为汉中市双拥共建学校,学校以“一个阵地、七大行动”为抓手,即:双拥国防教育部室为主阵地,学国防知识、听革命故事、看红色电影、唱爱国歌曲、画英雄人物、练强健体魄、写共建书信等七大行动。

根据校情学情开发了国旗国旗真美丽、红色歌曲我来唱、党团队介绍、红色故事汇编、少年小英雄、十大英雄时代楷模、中国科技发展史以及汉中市两区九县的红色革命印记红色教育读本八个系列,常态化开展 “双拥微课堂”“英雄故事我来讲”“致敬边海防战士绘画”“军校书信传递”等双拥共建活动,引导学生唱出爱国情、颂出报国志、走出精气神,培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常规”为标规范教学

教学制度完善。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标准,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制定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师业务考核管理办法》《教育教学质量奖励激励办法 》等教学管理制度。

备课检查精细。要求周前备课检查制,校长查领导班子,教学分管领导查所有教师;电子备课要求根据学情,二次修改率达到80%,一课一反思,一单元一大反思,教研组落实每月业务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标注、有反馈。

课堂教学有效。由于班级体量小、人数少,学校提出“少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必须有发言和上台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被看见和重视。通过值周领导日常巡课、班子成员推门听课、教研组随堂听课三方面来抓好“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

教研活动务实。各教研组每周确定时间、地点、主题、发言人,开展以新课标的学习交流、读书交流、优质课例观摩、提质交流等教研活动,蹲组领导深入教研组参加活动,抓好常态化教研,以研促教。

作业布置分层。设立“作业公示栏”“作业展评”,周天到校值日班组必查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按时写作业的习惯,作业做到面批面改,错题必纠。

质量目标夯实。学期初深入开展质量分析,逐人分析学情、精准摸排临界生,人人签订《学期教学质量分析及提升目标责任书》,明确保底目标及奋斗目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寻找对策方法,精准施策。

IMG_259

以“活动”为媒启智润心

学校着力开发挖掘腰鼓文化“向上、向善、力量”的内涵,通过全校师生学腰鼓、打腰鼓,了解鼓文化、搜集鼓诗词、传讲鼓故事、欣赏鼓音画、创编鼓童谣、撰写鼓作文等形式多样的项目学习,活跃校园生活,鼓舞师生士气,建立文化自信。

每学期坚持开展语数英三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活跃学生思维,贯彻“双减”政策,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社团活动丰富,开设书法、乒乓球、舞蹈、戳戳绣、绘画、手工钻石画等六个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让课后服务张扬“个性”。常态化开展校运动会、汉字书写大赛、读书分享会、校园文化艺术节、课间韵律操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展示舞台,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爱上学校。

以“师生”为本提质增效

发挥汉中市教研室在区域内驻村优势,定期邀请专家名师送培送教、指导校本研修课题研究;搭载全县各学科指导中心、县教研室培训、洋县三个课堂、北片联盟、集团办学等平台,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校内外学习和教科研培训,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课、示范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现场点评指导,指出问题、指明方向,有效扎实帮助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每学年做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坚持青年教师的三字一画基本功练习和展示,组织开展“教师风采”“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征集活动,择优教师大会分享,微信公众号推送,培养教育情怀、强化师德师风、提高业务能力。

以“环境”为先改善条件

近年来,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通过薄改项目、社会援建、爱心捐赠等途径,先后硬化中院铺设草坪、改造学生宿舍10间、添置智慧黑板及校园LED显示屏、改造教师集体办公室、安装饮用水净水设备、升级课桌凳。教师办公条件大力改善,学习工作环境换档升级。

风好正扬帆,起航向未来。白石中小将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克服学生少、生源参差不齐的短板,积极探索乡村学校质量提升新路径,陪伴、照顾、引导、教育好每一个乡村孩子,确保一个都不掉队,让校园充满读书声、歌声、笑声,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学校。(雍   钊   张又元)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