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眸参与丹凤县人大工作的美好历程,从最初的参与人大选举,到后来进入人大,再后来落实人大要求,那段岁月教我做人敦厚善良、做事公平正义,对生活阳光积极、对工作踏实靠谱,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尤记得1999年新入职在南山土门镇,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人大县乡代表“同时直接选举”,当时镇上办公条件较差,我被安排在办公室协助人大主席做换届选举,用蜡纸刻印油墨印制文件,手工裁纸写标语,彻夜修改主持词,时任人大主席陈昌宝同志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让“职场小白”的我对人大工作顿生敬畏,也引导着我在工作中拼尽全力,求善求美。
2011年换届,我在原月日乡干满一届后,留任原地任职副乡长。选举时,四十七张选票,四十四张赞成票、三张不赞成票。
得知选票结果时,我没有欣喜,反而异常羞愧。一地工作五年,没有成长进步,反而获得三张“差评票”。那个夏末初秋,秀美月日的“牛百叶”地质环境没有让我觉得安静闲适,反而在纠结中夹杂着烦恼和点滴忧伤。
其实静下心来细想,差额选举,就必然有不确定民主选举结果。不确定选举结果本就是民主法治建设的正常结果,差额选举是有三个作用,第一,给选民和代表更多选择权。第二,给候选人一种压力,倒逼他们努力做好工作,想当好领导,想有好的风评,就要真正地为群众办事。第三,给组织部门一个约束,督促组织人事部门把好的干部推荐给党委干部。带有竞争因素的差额选举,给选举带来了生气和活力,而带给我的则是对工作的认真思考和自身能力态度的自我批判。
选举“脸红”一阵,结果“纠结”一“路”。春季浅黄嫩绿,夏景姹紫嫣红,月日绿水青山氤氲四季风光在我眼际流淌绵延,我却仍沉浸在反思检自我不足和缺点中,三张不赞成票遂成了我改进工作作风和提升工作的动力。
面对接下来的工作,我始终牢记总书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殷殷嘱托。党委分工时绝不推三阻四,分管联系时绝不挑肥拣瘦,推动落实绝不懈怠缺位,汇报请示绝不时断时续。坚持不间断到村安排落实、到组督导宣传、到户讲解政策,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除了获得防火先进个人,信访调解能手,年度考核优秀等荣誉称号外,2012年,我被提名为月日镇人大主席人选,并以47票全票当选,正式成为了人大系统一员,开始了一段人大“新旅程”。
当选人大主席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当家人”的责任与重担,人大制度的督促我成长进步,推动我砥砺前行,与此同时,三张“差评票”也时刻警醒着我,除了做好“当家人”,还要当好“好公仆”,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在后来深入群众的走访交流和座谈中,在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我明白了这三张“差评票”出现的原因,即脾气暴躁受到误解、意气用事招致差评、经验不足引来质疑。红红脸、出出汗,抛掉包袱再出发,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我依然坚持在用实实在在的变化扭转形象,也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大家对我的看法,收获了满满的信任。
履职人大12年,成为人大干部在月日,换岗在龙驹。月日懵懂,峦庄历练,蔡川娴熟,龙驹提升。四镇十二年人大工作历程,初识时原则刚性,参与中程序严谨,落实中善良公道。或耳濡目染,或身体力行,人大的血液深入到骨髓。想当初,提写建议意见关注民生,发展产业注重民力民情,项目建设收集民心民想,一件件无不关乎急难愁盼,一桩桩无不关乎揪心烦心,既有镇办主席的体会,也有街道主任的经历,尤其是人大龙驹街道工委转隶换岗中思考和摸索,推动并召开街道议政代表会,使得龙驹街道民主法治建设“触角”延升的更全面。
2023年,我离开了人大,但人大人的包容文化、睿智格局、正直人品以及教学相长的人文关怀等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是我工作中用之不竭的经验财富。
再次翻开我的人大日志,不由得多了更多感慨,青春不再,华发皲生,不得不承认,月日工作时光和三张选票的故事是我人生最值得留恋的记忆,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和岁月灯火璀璨,提醒激励着我,促使我一如既往勇毅前行,我一直怀念它。(供稿: 丹凤县庾岭镇 作者:刘江华)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