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紫阳县高桥镇中心卫生院坚持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不断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项目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健全工作机制。坚持院长负总责、公卫主任牵头抓、项目负责人具体抓,落实一人包一村,并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培训,学习新政策和技术规范,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为项目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督导考核。将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完成的数量、质量及时间节点,安排公卫专干与村医一对一、面对面进行指导,定期对各村卫生室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工作进度,确保项目工作落到实处。创新服务模式。采取各项目管理专干每月逐村随机抽查档案完善和随访录入情况,每月不低于20%,半年一次全覆盖,并电话核查随访服务的真实性及满意率,发现问题后2日内必须整改到位,核查结果在每月村医例会上通报,并作为村卫生室年度考核日常工作得分项的评判依据。
推进医防融合,提升服务效能。夯实服务基础。设立“医防融合慢性病门诊、老年病门诊”,以村卫生室为基础,镇卫生院为主体,医共体牵头医院为支撑,构建了精细化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及全程健康管理体系;借助镇域智能公卫系统,打造“筛、防、诊、治、康”医防融合分级协同防治体系,实现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全程连续服务,让患者得到更全面精准的医疗照护,促使门诊和住院人次均有大幅度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落实分级管理。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重点,通过全面筛查实施分类“蓝、黄、红”三色管理与分级诊疗,对筛查管理满意、病情稳定的“蓝色”患者,由村卫生室进行日常管理;随访不满意的“黄色”患者,由镇卫生院慢性病门诊医师跟进;病情严重、并发症复杂的“红色”患者,及时转至县医共体牵头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后转回镇卫生院规范治疗。
全年村级上转286例病情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53例,经评估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已有45名患者病情控制后下转至村卫生室,形成高效分级诊疗闭环。强化早期筛查。引进智能健康体检系统,更新设备并设立老年门诊,创新推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服务模式,65岁及以上老人门诊就诊或住院期间可免费体检一次,将免费体检与临床诊疗融合,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质量和效率。全年老年门诊接诊1752人次,健康管理率72%,为1200余人次提供免费体检,为患者节省费用26万余元,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完善激励保障,激发工作活力。完善考核机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紧密挂钩,镇卫生院公卫人员月平均工资5000元,全年拨付村卫生室公卫项目绩效考核资金达到43%;村卫生室公卫考核补助平均达到6万元以上,充分调动了镇、村两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投入资金15万元购进的智能健康体检系统,为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提供了物质保障,还减轻了公卫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人文关怀。定期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主动倾听医务人员心声并为他们排忧解难;合理安排轮休、调休和补休,保障一线人员能够得到合理休整,使医务人员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供稿:紫阳县卫健局)
责编:谷可
编辑: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