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三月,万物生长,教育之树亦在蓬勃扎根。2025年3月17日——21日,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恒口小学的五楼录播室里气氛热烈,一场以“大单元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此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小学学科大单元示范课教学研讨,提升教师们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数学学科选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小数单元,进行深入剖析和展示,展示内容包括大单元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教学任务群设计等。前期5位教师集中研讨选定授课内容,精心设计,多次打磨。
黄倩《小数的意义》以学生活动服装采购,身高、体重数据收集引入课程,结合元角分及数据特征,引发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小组活动中,学生发挥想象,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深刻认识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整堂课氛围活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敏捷。
刘飞《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课程以整数数位顺序表引入,结合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扩充数位顺序表到小数,整个过程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结合数位顺序表,学生进行数的读写,在读写中总结出需要注意的方面。整堂课循循善诱,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活动探究中掌握重难点。
叶明伟《小数的性质》结合生活实际——购物,货物的标价,引发学生以生活经验主观判断小数末尾的0 “可要可不要”,接下来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画一画0.1,0.10,0.100,学生从原理上发现末尾0的作用。整节课教师语言有趣,学生激情高涨,小组活动探究掌握知识。
张虎《小数的大小比较》以手指数字比大小开始课程,学生给跳远比赛成绩排列顺序,在探讨交流中发现,比较小数的大小时,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相同,小数部分在进行比较。学生借助单位转换、计数单位等得出比较方法后,进行练习巩固。最后老师以“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一定越大吗?”借助课前设置的卡片,进行验证,再次加深学生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掌握。
程峰《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程以测量体重、身高引发思考,学生发现测量数据的差异,借助数据特征引入课程。通过对数据转换,发现大小。对每一组的数据标记,对比,发现结论。
3月24日上午在录播室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活动中五位授课老师就自己所讲授的内容,进行了反思性说课。参加研讨的教师展开热烈研讨,大家分享各在日常大单元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也针对教学实施中的难题共同“把脉问诊”。交流过程中,大家的思维不断碰撞,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层出不穷,浓厚的教研氛围弥漫全场。
最后副校长黄倩以《注重单元整体设计 六步问题解决法落实核心素养》为题,开展专题讲座,从高阶思维的目标、思维的发展过程等方面,并以《小数的意义》这一课,开展案例分析,从单元整体出发,目标设定、课时划分、课程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梳理,从“识别挑战——核心问题——头脑风暴——标准制定——方案遴选——成果展示”六步问题解决法进行深入剖析。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此次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教师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教师们不仅深度领会了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内涵、特征与设计思路,更在分享与交流中携手共进,推动了学校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建设。
未来,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恒口小学的教师们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更多路径,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供稿: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恒口小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