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眉县横渠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近年来,眉县横渠镇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本土人文资源,以宣传弘扬为抓手、以实践养成为目标,在全镇大力培树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立志做讲道德、重道德的社会主义实践者,切实用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代乡村文明

坚持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多措并举凝聚群众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李魏村“书记小讲堂”、豆家堡村“五馆”宣讲会等宣讲活动22场次,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更加坚定。培育文明道德新风。通过星级文明户、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牢固树立文明典型和道德模范,为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提供榜样支撑和道德力量,累计评选文明村10个、星级文明户80户、好媳妇好公婆236名、道德模范38名,互爱互助、明德惟馨的乡风民风在横渠俨然成风。厚植乡风文明底蕴。挖掘横渠镇独特文化底蕴,融入“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等文明引导元素,成功打造文谢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古城村二十四孝、土岭村廉政文化一条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夯实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基础

横渠镇文承张载,武遵李达,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将非遗传承保护实践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大力推广以青化村威风战鼓、西寨村高跷赶犟驴、风池村眉户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让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涵养正气的新实践。目前,横渠镇共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市级5项、县级7项。发挥家教家风道德教化作用。用好用活张载祠、李达故居、宝鸡市家风馆等文化阵地,学习践行张载“勤俭谦逊、敦善厚行”家风、李达“公明廉威”家训,实现16个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全覆盖,豆家堡村荣获“国家民政部《村规民约》优秀示范案例”,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文化陋习逐步破除,守望相助、以和为贵、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业已初步形成。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扎实推进农村诚信建设,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与陕西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开展“信用户”“信用村”评价工作,成功评选河滩村、万家塬村等“信用村”3个,重诚信、守承诺已然成为全镇人民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丰富和拓展农村文化服务供给,持续培养农民群众高尚的道德情操

坚持以丰富、多样、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教育群众,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整合原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闲置集体房屋,建成投用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44个,农家书屋实现镇村全覆盖,搭建起多样的群众文化舞台。丰富文化产品供给。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先后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暨“大地欢歌·四季村晚”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133场次,完成公益电影播放67场次,持续凝聚向上、向善、向美的乡村正能量。创新文化惠民方式。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群众需求新变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重阳节乡村书画展等活动,鼓励全镇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创作,进一步展示乡土文化魅力,投资8600万元打造太白山张子文化街区,沉浸式演绎宋代草市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振了新时代农民精气神。

下一步,眉县横渠镇将全面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持续把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推向深入,厚植文明和谐的精神沃土,凝聚移风易俗倡新风的广泛共识,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在横渠落地生根。(供稿:眉县横渠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