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笃行

留坝县玉皇庙镇:绿水青山映初心 红色基因绘新篇

秦岭苍茫处,留坝县玉皇庙镇两河口村正以“两山理论”为墨,“千万工程”为笔,在乡村振兴的宣纸上挥洒出一幅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现代画卷。这个深藏秦岭南麓的小村庄,通过活化红色基因、深耕绿色本底、激发文化动能,走出了一条“红绿交融”、“古今辉映”的振兴之路。

生态筑基:两山理论孕育诗意栖居 

IMG_257

行走在新铺就的村道上,“竹篱笆围起三分地,白墙黛瓦映果蔬”的方寸田园,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村两委创新“见缝插绿”模式,将26处边角地转化为生态菜园,让闲置土地成为会呼吸的生态细胞。在红色文化广场,游客既能打卡拍照,又能体验“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美学,这正是两河口村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

红色赋能:革命精神激荡振兴动能

深挖秦岭南麓红色沃土的革命记忆,两河口村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振兴深度融合。村史馆里陈列的老式农具讲述着大生产运动的峥嵘岁月。通过“院坝说事会”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让“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转化为“党员代表包户”的治理实践,形成“红色基因引领+绿色产业驱动”的发展闭环。

IMG_261

千万工程:精微治理焕发乡愁新生 

IMG_263

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两河口村探索出“微改造、精提升”的振兴密码。废旧瓦罐变身景观花器,80年代农具重构成时空走廊,“五美庭院”示范户带动全村人居环境蝶变。创新“三包责任制”形成治理合力,通过环境卫生评比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从“政府干、群众看”到“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治理转型。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研学等产业,带动户均增收1.2万元。

站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头,两河口村以红色基因铸魂、以两山理论筑基、以千万工程塑形,在秦岭深处书写着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这里,青冈树的年轮刻录着红色记忆,生态菜园的绿意孕育着绿色希望,文化广场的笑声激荡着金色未来,一幅“红绿交融、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图文|王   林)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