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扶风县午井镇夏粮收获工作将至,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粮食生产相关要求,抢抓夏播关键时节,大力推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巩固“吨粮镇”创建成果及“以秋补夏”指示精神,结合午井镇粮食产业结构,科学统筹种植制度,积极扩种玉米、大豆等夏播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确保全镇全年粮食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夏玉米技术指导意见
午井镇夏玉米生产主推技术为“5335”增密度集成技术模式,技术要点为增加密度,结合增密品种,比普通田块每亩增加300-500株,配套集成精细管理措施,达到总体增产目标。
选择适宜品种,提高播种质量
科学选种。综合考虑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熟期适宜、耐密抗倒、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推荐郑单958、陕科6号、延科288等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陕科10号、富农588、陕单650、秦龙18、创玉358、豫单9953等品种,示范推广宝玉803、赛博168、大槐99等品种。青贮玉米推荐种植秦龙 14、大唐12、五单2号、青贮5102、东单1331、陕科9号等品种。
鲜食玉米推荐种植彩甜糯9号,桃花雪、金冠218、万糯2000、粤甜415、华耐甜玉23、美玉27等品种。
适时早播。夏玉米播种要突出抢时早播。小麦收获后,结合墒情,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最迟播期不晚于6月20日。如前茬小麦秸秆量大或割茬太高,播前要进行秸秆粉碎或者捡拾处理。
合理密植。根据地力水平、品种特性、灌溉设施等条件,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较往年增加300-500株/亩,一般地块每亩保苗4500株左右,高产田密度可增加到4800株以上。
警示:应用增密度技术,一定要选用适宜增密度的品种。播前仔细阅读品种包装袋上的说明,依据厂家说明,严格确定合理密度,不可盲目增加密度,否则会加大后期倒伏风险。
配方施肥。推广缓控释肥、配方肥,推荐高氮低磷低钾配方(N-P2O5-K2O:28-6-6或相近配方)。尤其是缓控释肥的应用,可解决后期脱肥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以目标产量定施肥量,有条件的可分次施肥:产量水平500-600 公斤/亩,推荐用量40公斤/亩,作为基肥施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8-10公斤/亩。
一次性施用:推荐 N-P2O5-K2O:28-6-6 或相近配方的复合(混)肥、缓(控)释配方肥。以目标产量定施肥量,产量水平小于 500 公斤/亩,推荐用量 40-45 公斤/亩;产量水平500-600 公斤/亩,推荐用量50公斤/亩;产量水平600 公斤/亩以上,推荐用量 55 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需注意肥料与种子隔离施用。
加强田间管理,夯实丰产基础
及时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条严重的田块,采用催芽补种或带土移栽的办法补齐幼苗,也可采取缺株旁留双苗的办法弥补。在 5 叶期,及时进行一次性间定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选留大小一致的健壮苗。
及时防治病虫害。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的要求,做好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粘虫监测工作,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当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后,采取理化诱杀、生物防治、药剂处置等措施,开展统防统治。当玉米苗百株粘虫虫量达到 25-30 头时,采用对应杀虫剂喷雾防治,做到防虫不过夜,以免虫害造成缺苗断垄,确保苗齐苗全。
有效化学除草。玉米播后,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在玉米出苗后 3—5 叶期,采用定向喷雾的办法开展化除,除草剂 主要以烟嘧磺隆、莠去津和硝磺草酮等复配制剂为主,规范喷药方法和用量,避免重喷、漏喷和发生药害。
适时科学灌水。针对田间实际墒情,结合气象预报,若田间出现旱象,要做到应灌尽灌。有条件的合作社、种植大户要充分利用节水设施,采用喷灌、滴灌和微喷灌等灌溉方式,结合水肥一体化,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科学促弱控旺。结合苗情长势,在玉米 5-8 叶期,对密度大、生长过旺、易倒伏地块,可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控旺药剂,适度抑制旺长。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至灌浆初期,可以开展“一喷多促”,选用杀菌剂、杀虫剂、芸苔素内脂、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达到“一防多效”效果。
做好环境保护
在玉米整个生育周期,病虫害防治所产生的废弃包装物,不得随意丢弃,需收集带走,按照相关规定统一集中处理。
豆类技术指导意见
豆类具有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较好的固氮能力等特点,是禾谷类、棉花、薯类等作物间作套种的适宜作物和良好前茬,也是良好的救荒和填闲作物。
选择地块和整地
选地。豆类为一年生豆科作物,避免与豆科作物重茬或迎茬,前茬最好为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可以与玉米、向日葵、甘薯、马铃薯等作物间作,还可在田埂、地边、树空等地种植,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整地。豆类为双子叶作物,幼苗顶土能力差,因此,整地质量要达到地面平整,20cm 耕作层疏松,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有利于出苗。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应选中早熟且经过审定适宜本地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注意品种适宜种植的区域,不可越区种植。
大豆。推荐种植中黄 30、中黄 13、中黄 35、秦豆 2018、宝豆10 号、山宁 17、秦豆 10 号、陕豆 125 等品种。
种子处理。播前应进行种子精选和晒种,以提高种子纯度和发芽势。
种子要选正规包装的大厂产品,播前 1-2 天晒种。
大豆种子可用大豆专用包衣剂包衣,没有包衣的大豆种子可用钼酸铵、硼砂再加杀虫剂拌种,100kg 大豆种子用 60g 钼酸铵、硼砂加水 1.5kg,防治地下害虫和根部病害。
精细播种
播期。力争抢时早播,一般不超过 6月25日,最迟不能超过7 月上旬。
播量。应根据品种百粒重、整地质量、土壤墒情等决定。整地质 量或土壤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量,间作套种应根据实际种植 面积面定。大豆一般播量为 4-5kg/亩。
播种深度。一般 3-5cm,土壤墒情好,深度适当浅些,土壤墒情差,深度适当深些。
播种方法。推荐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宜选择 2 行玉米间作 4 行大豆带状复合模式。其中,玉米行距 40 厘米,玉米与大豆间距 60 厘米,大豆行距30 厘米。玉米株距 10 厘米左右,亩播种 5500 株/亩以上;大豆株距 10 厘米左右,亩播量 11000 粒/亩,成株 9000 株/亩以上。选择专用播种机械。要选用专用播种机械,保证行距、株距、播深和施肥量。玉米大豆 2:4间作模式:宜选用河北农哈哈、西安亚澳等 2BFYD-2/4 大豆玉米密植分控施肥播种机、2BMF-2/4 型玉米大豆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2BSQF-2/4 型玉米大豆带状深松全层施肥播种机、2BMYFQ-6 型大豆玉米密植分控气吸式免耕施肥播种机等。另外,播前要严格按照株行距调试播种档位与施肥量,对机手作业进行培训,确保株距和行距达到技术要求。
施肥。根据大豆生育阶段的需肥规律要求,进行科学施肥,增加磷肥、钾肥施用量,适当控制氮肥用量,最好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底肥。一般施有机肥每亩 1000 公斤以上,化肥施用量一般每亩
施磷酸二铵 10-15kg,尿素 5-10kg,钾肥 5-10kg,结合整地施入。
种肥。若抢墒播种未施底肥,每亩可用 2-5kg 尿素或 5kg 复合肥作种肥,注意种肥和种子不能同位,以防烧苗。
追肥。在地力较差、未施基肥和种肥的薄地或豆类植株生长较弱的地块,根据土壤墒情,在苗期或开花前结合中耕每亩追施5-10kg 尿素或磷酸二铵 3-5kg,促使植株生长。
叶面喷肥。根据大豆生长情况,全生育期可叶面喷施 2-3 次。一般第一次在初花期,第二次在结荚期,第三次在鼓粒期进行。喷施的种类视情况而定,若开花前未追施氮肥,第一、二次喷肥时,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 0.2kg 和 0.1kg 尿素,兑水 150kg 喷施。第三次喷肥时,亩可用硼砂 0.2kg 加尿素 0.25kg,兑水 150kg。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按既定的密度要求,去弱苗、病苗、小苗、杂苗,留壮苗、大苗,实行单株留苗,穴播可留双苗。大豆密度1.5-1.8 万株/亩。
大豆田化学除草可在播后出苗前进行,也可在出苗后进行,若土壤墒情好,可在播后出苗前进行封闭处理。选用杀草广谱,持效期适中,无残留,不影响后茬作物的除草剂。喷药时,做到雾化均匀,不重喷、不漏喷,以免出现药害。
大豆病虫兔害防治出苗后可撒毒土或用气味浓烈的农药喷施防治兔害,每隔3-5 天防治一次,用药至茎杆木质化即可。苗期用菊酯类农药雾防治卷叶螟。开花期用杀虫剂、杀菌剂防治豆荚螟等蛀粒性害虫和叶部病害,每隔 5-7 天喷施一次,连喷 2-3 次。
灌水。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开花前灌一次水,增加单株荚数及单荚粒数;结荚期再灌水一次,增加粒重并延长开花时间。水源紧张时,应集中在盛花期灌水一次。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调节播种期、使豆类花荚期赶在雨季。绿豆怕涝,若雨水较多应及时排涝。
适时收获、脱粒。大豆田间 50%以上豆杆叶片脱落且摇动动有响声,豆荚颜色变为黄色或褐色时进行人工收获。当豆叶基本落尽,籽粒归圆时进行机械收获。(供稿:扶风县午井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