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扶风县第三小学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乐学致远,向阳而生”为办学理念,以“干字当头、争先进位”为行动指南。全体教师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课堂教学中播撒乐学种子,在特色活动中培育品格,书写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擎旗铸魂强根基,政治引领把方向
小学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奠基阶段,学校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教育工作的思想根基。实施“党建+教育”融合工程,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员示范课”等活动,2025年累计组织专题学习6次,覆盖全体党员教师;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活动,通过“党建带队建,薪火永相传”志愿者服务、“红领巾讲党史”等活动,让爱党爱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结合少先队员的认知特点,用生动案例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参观乡村振兴馆、周原博物院等实践基地,让思政课堂更加鲜活。
履职尽责显担当,争先实干强作为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全体教师立足本职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教学工作。通过深化课堂改革,优化教学设计,强化师生互动,确保每节课扎实有效。各学科教研组每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青蓝工程”结对帮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能力提升培训、科技培训,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全体教师以实干精神践行教育初心,以责任担当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五育融合创特色,立德树人筑根基
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五育融合”为抓手,构建特色化育人体系。减负提质创特色,以“智慧少年,闪耀三小”为主题,开展“计算小能手”“诗词小明星”“英语小达人”趣味擂台赛,采取分年级分学科进行,每两周一次,每次在比赛年级随机抽8-10名学生参加比赛,根据班级比赛成绩总分平均分及个人成绩进行排序,评出“周冠军”及“项目达人”,结合名次给参赛班级积分,十次比赛结束后结合总成绩评出总冠军,对总冠军获得班集体、班级所有学生及指导老师进行表彰奖励。建立“书香校园”阅读体系,班级图书角覆盖率100%,以读书月为契机,开展“好书推荐”“读书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每日读书习惯。因地制宜积极倡导“微操场大体育”,开设了阳光跑操、十分钟课桌操等精彩大课间活动,组织举办了三跳运动会、首届春季田径运动会,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本年度以来参加了扶风县三跳运动会、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大赛、小学生艺术展演等各项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展示了扶风三小全体师生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
开放协同聚合力,创新突破树品牌
开放办学是提升品质的关键,学校通过多元联动打造教育品牌。一是家校共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校服征订、作业监督等工作,使学校管理更加开放化、透明化。二是校际联动,资源共享。与优质校组建“发展共同体”,先后邀请邳州市运平路小学、蔡家坡第三小学、扶风小学来校开展专家讲座,分别与召公中心小学、杏林小学等八所学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三是社会协同,拓展资源。联合宝鸡市周原博物院、扶风县博物馆开展馆校合作研学活动,邀请博物馆的宣教员进学校讲文物故事,带着队员走进博物馆实地参观,培养红领巾讲解员义务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校以“干”的作风、“争”的劲头,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美誉度的双提升。但面对“双减”深化、新课标实施等新要求,仍需在个性化教育、数字化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教育是播种未来的事业。扶风县第三小学全体教师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处处争创一流”的进取心,继续在实干中彰显担当,在创新中实现突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续奋斗!(供稿:扶风县第三小学)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