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以来降雨偏少,加之入夏后的高温天气,给正处于生长期的农作物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降低旱情危害,保障农户权益,确保1.6万亩水稻、4000亩玉米及其它5000亩秋杂粮不受旱情影响,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党员干部主动迎战,全面进入抗旱模式。
党群连心 有力部署科学调度。梁山镇及时组建镇村二级抗旱专班,落实“一周一会商调度”,全体镇、村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掌握异常天气、旱情等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组织区、镇农技人员走访田间地头,依据了解掌握的土壤墒情、苗情、病虫情和灾情等“四情”,因地制宜、因苗施策,完成改补种5000余亩;全镇上下深挖内源,自流引灌河、库、塘水量15300万方。汉江河、濂水河沿线抽水机24小时开机。
截至5月20日,累计开机610台时,提水量1.3万方;积极筹措抗旱专项资金,加强物资调运调配,积极组织和鼓励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充分利用现有农田水利设施,扩大灌溉面积,把旱情对田间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粮食稳产,群众稳收。
上下联动 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梁山镇及时开机打水做到“引、提、蓄”,新建、维修泵站30台套、流动泵站15台套,清淤疏浚沟渠23公里,直接拨付村(社区)抗旱经费90万元。目前,村级抗旱机井共开机61台套,开机总台时610小时,提水总量约1.3万方,用电量约3900度。
5月以来,镇农业服务部门和全体包联村干部冒着40度酷暑,全力奋战在毛包堰、石梯堰、无坝堰等干渠渠道里,利用为凤凰山水库补水的窗口期,全力清理水草,保障水路畅通。把水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基本实现了灌区范围内的轮流灌溉,保障了灌区的农业灌溉和城乡的生活用水。
干群融合 战高温保苗见成效。梁山镇针对当前旱情,派出技术人员对抗旱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抗旱设施高效运行的同时,动员党员群众1万余人(次),对每道放水渠、每座放水涵、节制闸开展巡查看护工作,防止渠水跑冒滴漏,最大程度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镇党委及时发动镇村干部、群众共同成立19支抗旱志愿队,对全镇抗旱设备24小时值班巡查,强化了安全用电,确保抗旱安全。截至目前,全镇抽水灌溉组织发动干部群众2500余人(次)。
截至发稿,梁山镇累计投入应急抗旱水泵、渠道清淤除杂、涵闸和抗旱道路维修维护等经费78万余元,调配抗旱机械61台套,动员党员、干部、群众等抗旱力量1.3万人(次),清障疏浚43公里,浇灌受旱作物面积25000余亩次。(来源:陕西农村网)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