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黄龙县白马滩镇迎来一批批中小学生研学团队,孩子们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参与“体验农耕劳动,传承非遗魅力”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在这里,孩子们在耕读文化长廊识别农具;登东周古寨,重走红军路;去神道岭感受了海拔1783米岭上风光;聆听村党支部书记将村庄的变迁娓娓道来。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课程是耕种教学。老师先是讲解了农耕的历史,带我们认识了农具的用途,后来又教我们如何种地,课本里的知识一下就变活了。”研学学生杨卉芝说。
孩子们还在这里沉浸式体验了青团、官帽馄饨等美食的制作过程,并参与了猎鼓习演,体会了“接地气”“沾土气”的乡土文化。除此之外,大家还体验了采摘连翘叶、手摇蜂蜜、缝制沙包、制作漆扇等许多有趣的项目。
文化课程之余,美味的饭菜和有趣的互动也捕获了孩子们的心,香气扑鼻的排骨铜火锅和丰盛可口的农家菜让孩子们一秒化身小“吃货”。夜幕降临,更有趣味游戏,草坪音乐会、篝火晚会等节目轮番上演,让孩子们在白日的探索之余,彻底卸下疲惫,一头扎进热闹的氛围里。
当研学少年的欢声笑语还在回荡,神道岭上,一场“保持热爱、奔赴山海”的团建活动已经开启,让大家在负氧离子爆棚的地方尽情享受“森”呼吸,一起给生活放个假。
在松涛阵阵的悟道园内,伴随着咖啡的香气,k歌等趣味活动纷纷登场,岭间充满欢声笑语。中午,在石门峡漂流中,大家随着皮艇乘风破浪,享受着夏日的清凉与刺激。
漂流结束后,一场排骨火锅宴正式开启,肉的香醇配上当季新鲜蔬菜,将运动后的倦怠一扫而空。
这里有视野开阔的户外,设施齐全的课堂……更有10余种趣味横生的游戏,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增进友情,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方唱罢那方登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一场“三下乡・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时进行中。一群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三下乡・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共有中华文脉传承团、社会服务践行团等社会实践团队,他们活跃在基地各个角落,围绕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成为了这个夏天白马滩最多彩的风景线之一。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打造研学旅游特色品牌。今年以来,基地已承接了研学、团建团队32批次,共4000余人。研学游、团建游让白马滩镇乡村游焕发出了新活力。”白马滩镇组织委员陈萌说。
下一步,黄龙县白马滩镇将紧扣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做活山水文章,以“旅游+”“研学+”形式,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来源:黄龙宣传)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