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龙县白马滩镇党委立足社情民意和工作实际,紧扣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坚持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创新构建以“明目标、强作风、提本领、重实效”为核心的“四步工作法”,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明目标,绘就发展蓝图。黄龙县白马滩镇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生态立镇、文旅带动、项目支撑、全面振兴”的发展战略,按照“集中力量抓突破”的工作要求,聚焦“旅游业态还不够丰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以点串线、区域推进,打造柏峪段、联通神峪川,形成白马滩生态旅游新环线,走出一条“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研学”的产业振兴之路。同时,通过“四下基层”精准调研定题—试点先行破题—全域推广解题的“三步走”,确保资源精准投放、成效分阶显现,做到“干一件成一件”,为全域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强作风,锤炼担当铁军。聚焦根治“怠、虚、粗、拖”等作风顽疾,镇党委创新构建“党委主抓、纪委督战”双轨机制,紧扣“树底线、提能力、讲成长、抓落实”目标,推出分层分类主题培训(纪检干部讲规矩、业务干部讲能力、青年干部讲成长、支部书记讲落实),融合理论教学、案例警示、互动研讨,并贯穿“分期授课+实践砺练+成效追踪”三维培养模式,筑牢思想根基,树立实干标杆。镇纪委同步发力,建立常态化跟踪、同级监督、专项督查机制,对重点工作全程跟进、重点领域常态督查、临时工作严查快办,着力解决“低标准满足”心态,倒逼“后进赶先进”,确保作风硬、执行强,形成闭环管理。
提本领,锻造一线精兵。坚持“按需施教、精准赋能”,采取“思想解放与能力提升”协同推进策略,开展中青年干部专题研讨交流,建立26名青年干部的“1对1导师帮带”机制,实现经验传承与创新思维的有机融合。坚持以“干部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提升、作风在一线锤炼”为目标,用实“三亮四带五联动”服务和“服务群众周解忧”机制,创新设立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旅游服务等5个特色党小组,着力推进党小组职能发挥,通过设立防火防汛、纠纷调处、抗旱保供、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先锋岗”,打造“比武擂台”展风采、“业绩红榜”亮成效的激励机制,推动干部在实战中增长才干,切实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难题,形成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
重实效,交出满意答卷。镇党委将作风能力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硬核业绩,围绕今年重点任务、中心工作,制定“惠民实事”工作任务清单,以清单形式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工作进展、完成时限和责任人等具体事项,确保责任到点、到人,以清单化补短板、以责任化保落实,严格落实“完成一条、销号一条”的要求,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创新打造河西坡村“党建领航 振兴共富”、神玉村“和美乡村 文旅先锋”党建品牌示范点,发挥“两个产业带”作用,今年新建白马滩村、神玉村野生连翘抚育基地3500余亩,组织技术培训5场;打造神道岭清欢咖啡屋、配套“绿野骑迹”山地休闲自行车20辆、配备简餐车2辆等,开发就业岗位10余个;累计推动解决巷道硬化、饮水安全、矛盾纠纷、高龄复审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2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新气象。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能力提升永无止境。下一步,白马滩镇将持续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构建“学习赋能—一线实践—实绩考核”常态化闭环链条,推动干部在一线“经风雨、转作风、长才干”,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刘静)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