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市政抢险队闻“汛”而动,安康街头亮起一片“橙”!  

7月9日凌晨,一道刺破夜空的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从汉滨区气象台发出,如同擂响的战鼓,宣告强降雨即将突袭安康城区。凌晨时分,雨幕倾盆,险情多点告急:大桥路马坎什字,浑浊的积水迅速漫过人行道;汉江一桥北头转盘处,黄泥汤与雨水搅作一团;江北九华饭店门前,积水顺着地势肆意蔓延;二黄广场的步道上,滚落的石块横亘其间,阻断了晨练市民的脚步……

险情即是命令,抢险刻不容缓!“各小组注意,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凌晨的雨幕中,安康城区市政园林排水防涝指挥部副指挥长廖邦友的指令声格外铿锵。话音未落,一群身着醒目橙色雨衣的抢险队员已如离弦之箭,迅速分赴各个险情点。

IMG_256

在积水深达70公分的马坎什字,道路易涝点队员王伟和队友们毫不犹豫地半跪在浑浊的水中,徒手奋力掀开被杂物堵塞的排水篦子。泥水瞬间浸透了他们的前胸后背。“顾不上了!水排不下去,路就没法走,大家上班都受影响!”王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吼了一嗓子,手中的铁钩不停翻飞,篦子下的堵塞物被迅速清理。

IMG_257

几乎同时,在汉江一桥北头转盘,雨水混杂着泥浆令人步履维艰。队员丁礼东、张旭合力揭开沉重的井盖,疏通车随即开启高压水枪冲洗管道,水车紧随其后冲刷着路面的淤泥。“最难清的就是这些粘稠的淤泥,得靠水车一遍遍冲。”丁礼东喘着粗气说道。不到一小时,积水和厚厚的淤泥就被清理一空,路面重现本色。

江北九华饭店门前的抢险现场,队长张祖红正带领队员分组接力清理排水篦。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张祖红紧盯着水位刻度,积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退,主干道的通行威胁终于解除。

IMG_258

此刻,二黄广场的步道上,“一、二、三!”队员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合力将滚落的石块搬离。“早上有晨练的老人,万一绊倒就危险了。”队员程勇一边解释,一边利落地拉起警示带,将隐患区域围挡起来。

清晨七点半,当第一批上班的市民走出家门时,眼前的景象已与几小时前的“泽国”判若两城:道路积水退去,淤泥无踪,车辆有序通行,落石隐患点警示标志格外醒目。城市主干道的“脉搏”重新平稳有力地跳动。唯有路边残留的泥痕,以及抢险队员们湿透、沾满泥浆、正默默收拾工具的背影,无声诉说着这场与暴雨的“短兵相接”。

这一切的背后,是安康市近年来着力构建的城市应急响应快速反应机制在发挥作用。面对汛期频发的极端天气,这套机制如同城市的“神经网络”,高效联动气象预警、市政、公安交警等多部门力量,强调“扁平化指挥、联动响应、快速处置”。

安康市市政园林处负责人黄伯鹏介绍,一旦接到高级别预警信号,相关单位及应急抢险队伍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人员、设备提前预置到易涝点等重点区域。正是这种高效的协同作战,确保了“险情第一时间发现、队伍第一时间到位、处置第一时间展开”,让这片“橙色”成为暴雨中最温暖、最可靠的守护。(钱运立)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