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家后墙的排水渠我记下来了,这两天就协调人来清理,下雨前保证弄好!”清晨的黄龙县瓦子街镇,包村干部周涛拿着《民意通工作手册》,正蹲在村民张老汉家的院墙边记录诉求。这本手册上,密密麻麻记着全镇14个村民小组的家庭情况、联系方式,更写满了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牵挂。在瓦子街镇,党建引领如同“红色引擎”,正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微的行动,让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充满活力。
一本手册夯基础:党建引领下的“民情活字典”
基层治理的根基在民心,关键在党建。瓦子街镇党委以“党建引领、民意先行”为核心,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精心编制《民意通工作手册》—这本被群众称为“民情活字典”的小册子,正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第一块基石”。
手册里,不仅清晰收录了全镇各个居民点的家庭情况、联系方式,更标注了党员联系户、特殊群体信息、矛盾隐患点等关键内容。“谁家有独居老人需要定期走访,哪户有矛盾纠纷需要重点关注,翻开手册一目了然。”
“这本手册的编制,是镇党委‘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员沉在群众中’的具体实践,让党建引领从抽象概念变成了‘看得见的行动指南’”。镇党委书记胡霄介绍道。
两脚沾泥访民情:党员干部把“问题清单”变成“服务清单”
“下乡不带手册,心里就不踏实。”这是瓦子街镇包村干部的共识。镇党委明确要求,党员干部每周至少下乡2次,带着《民意通工作手册》走村入户,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纸上、放在心上。
在双柳树村,包村干部王瑞在手册上记下“双柳树村村口道路雨天泥泞,群众出行困难”,“村民曾凡祥家外墙低洼,雨天容易存积水”。从村口坑洼的泥泞路到农家院墙边的积水洼,党员干部的脚步踏遍全镇角落,把群众的“碎碎念”变成“重点办”。“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现在干部主动上门问,记在本子上还盯着解决,这心里暖乎乎的!”村民孙喜梅的话,道出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
五级联动聚合力:党建“红色引擎”驱动难题速解
“房屋漏雨、排水不畅,看着小,却是汛期群众的‘心头患’。”瓦子街镇党委副书记武凌说道,破解这些难题,靠的是党建引领下的“五级联动”机制。
包村干部在《民意通工作手册》上记下的诉求,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村党支部;村党支部梳理汇总后,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梳理上报镇党委;镇党委根据问题性质,联动包村领导、职能站所、施工队伍快速响应。今年汛期,全镇通过这一机制,解决了3户居民房屋漏雨问题,6户居民房前屋后排水不畅等问题,让群众“雨天不愁、汛期不慌”。
不仅是防汛,邻里纠纷、政策咨询等诉求,也通过“五级联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截至目前,全镇通过手册收集群众诉求12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2起,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8%。
民心相通向未来:“党建红”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在瓦子街镇,《民意通工作手册》的每一页墨迹,都藏着“党建引领”的温度;党员干部的每一步走访,都连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如今,瓦子街镇正以《民意通工作手册》为纽带,让“五级联动”机制更顺、党员干部作风更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用“党建红”点亮“民生暖”,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成为服务群众的“最暖一米”。(柳源)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