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黄陵县双龙镇:“四聚焦 四做到”全力推进大学生返乡政策落地见效

自黄陵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及创业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以来,双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拓展思路、创新方法,以“四聚焦、四做到”,让好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IMG_256

聚焦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推行“主要领导包片、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的“四包”责任机制,按照“三个不能、三个到位”要求(即:不能只关注担任村干部政策,就业及创业创新政策也全部宣传到位;不能只关注大学生本人,其他家庭成员也全部宣传到位;不能只关注有大学生的农户,没有大学生的农户家庭也要全部宣传到位),通过张贴宣传单、入户宣讲、微信推送、电话联系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宣传,将“文件话”转化为“家常话”,确保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累计发放政策宣传单5000余份,入户宣传率实现100%。建立镇村两级返乡大学生工作微信群,落实专人“一对一”解读政策、明确流程、领办代办,并不定期推送就业信息和创业政策。例如:杜洛尾村大学生在了解返乡政策后,就有5人意向回乡发展,赵冰毅然放弃鄂尔多斯哈巴格希街道“三支一扶”工作岗位,志向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推进杜洛尾村乡村振兴事业。

IMG_257

聚焦人才分类,做到“量体裁衣”。要求各党支部按照基本信息、就业状态、返乡意愿、服务需求等内容对本村大学生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台账,目前镇村两级已分别建立《大学生基本信息及返乡就业创业意向台账》。按照“无返乡意愿、担任村干部、创业及创新、政策内就业”四种类型,共摸排出35周岁以下双龙户籍大学生103人,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并进行分类精准指导。针对“无返乡意愿”的63名大学生,动员其宣传家乡、推介家乡,为家乡发展招商引资、建言献策;针对拟“担任村干部”的13名大学生,逐人研判,共确定10名条件成熟的大学生进入村“两委”候选人考察范围,目前已通过补选程序进入村“两委”担任干部4人;针对“创业及创新”的5名大学生,帮助其分析市场、解决困难,目前已提交创业项目1个、正在跟进4个;针对有意向“政策内就业”的大学生,主动与29家涉农龙头企业及科技型企业联系对接、征集用人需求。

聚焦就近就业,做到“主动出击”。针对不满足政策内就业、无意向创业,但仍想返乡就业的22名大学生,立足镇情实际、结合专业特长,从镇域内部挖掘岗位、帮助就业。建立就业意向台账,梳理基本信息、毕业院校、专业特长、就业意向、薪资待遇等内容,明确就业方向。镇领导班子赴辖区20余家工矿企业及用人单位,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向企业宣传大学生返乡政策,说明有意向在“家门口”就业的返乡大学生情况,寻求用人岗位,目前已实现“家门口”就业14人,多途径实现更好就业。例如:西峪村姜振军,通过介绍现就职于黄陵矿业煤矸石电厂蓝巢项目部;石头坡村姚建豪,通过介绍现就职于黄陵矿业消防队第四支队;杜洛尾村王凯檬,通过介绍现就职于黄陵矿业二号煤矿保安部。

IMG_259

聚焦服务保障,做到“立竿见影”。镇村两级组织召开返乡大学生见面会12次,党组织书记面对面解读政策、讲述家乡发展,与大家交流在外工作、生活,探讨返乡发展机遇,逐一解答大家问题和顾虑,让返乡大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真情和对他们的期待。针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及创业需求,落实分管领导、包村领导全程领办代办、协调解决困难。目前,已帮助杜洛尾村姚俊完成星河牧野农业综合体创业项目报备手续代办、协调解决公司办公用房,帮助赵冰、任志宏等4人完成村“两委”补选候选人资格联审,帮助姚文慧、郭超等20余人联系就业岗位、了解用人需求,坚持以最优的服务、最强的保障留住人、留住心。(供稿:黄陵县双龙镇党委)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