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腹地、月河之畔,有一座浸润着法治温度的小城——汉阴。近年来,汉阴县司法局紧随汉阴县委、县政府步伐,扛牢“一个统抓、五大职能”使命,在法治建设的赛道上笃定前行,用专业与担当,全面护航汉阴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
法治汉阴建设
“有序有力”
持续开设“法治大讲堂”,组织行政机关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2000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学法用法考试。组织全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述法,以述法评议促进履职尽责,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法治政府建设
“可圈可点”
极发挥合法性审查职能作用,对县政府重要涉法事务、文件和协议等采取一般事项书面审查、重点事项集体审查的方式,扩展合法性审查覆盖面,截至目前已出具25份法律意见书、提出150余条建议,全面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与定期梳理清查工作,做好有效期提醒,确保制度有效衔接,筑牢了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防火墙”。建成标准化行政复议场所,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彰显,截至目前,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4件,让争议“依法化解”。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行政执法资格准入,稳步推进赋权调整开展,对全县行政执法人员组织开展法律知识测试,着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法治社会建设
“出新出彩”
“法者,治之端也。”依托志愿普法小分队开展“三下乡”、“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法律进学校、法治电影进乡村、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普法宣传300余场次,受众达20000余人次。协同全县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谁执法谁普法”专项活动16场次、专项普法活动4场次。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建设,推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对遴选出的1745名“法律明白人”进行全部轮训,充分激发乡村“法律明白人”能动作用。城关镇中坝村等3个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蒲溪镇盘龙村等5个村摘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如今的汉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风,正吹遍每一个角落。
行政执法监督
“扎实有效”
成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聘请了行政执法监督员,用好联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机制,持续加强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和行政监督有效衔接,联合人大、检察院对各镇、县级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息共享机制,推行企业安静日、红黑榜、联合检查、综合查一次、柔性执法等多项举措,对各类行政检查事项进行“减、并、合”。行政执法部门压减日常检查频次达30%,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公共法律服务
“高质高效”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依托县综治中心,高标准启动建设汉阴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面整合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劳动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专业化调解力量、多元化共治格局,成功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件;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19名律师+14名法律工作者共同护航90家民营企业,积极回应群众生活中的法治需求,充分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4件。开展“六个一”服务,持续推行公证“一次办”“上门办”机制,截至目前共办理公证案件215件,为困难群众撑起“法律保护伞”。
特殊人员监管
“严格规范”
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法》《陕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依托“智慧矫正中心”,把好“入矫关”“监管关”,定期开展分析排查,及时研判及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做实做细教育帮扶;建成“新绿洲”公益活动基地、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创新教育帮扶方式,让矫正对象“既矫心又矫行”。截至目前,全县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用“智慧+责任”,为汉阴的平安防线筑牢“铜墙铁壁”。
铁军队伍建设
“成效明显”
“打铁必须自身硬。”汉阴县司法局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司法铁军”:推进“青蓝工程”,开展“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让队伍“提笔能写、登台能讲、遇事能干”;承办辩论赛、参加文体活动,队伍活力满满;陕西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频繁点赞,汉阴司法“好声音”传得远。从“全国节约型机关”到“汉阴铁军集体”,从10个“六好司法所”到“全省诉源治理先进集体”,每一份荣誉,都是队伍“理想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最好证明。
平安,是你我共同的心愿;法治,是前行不变的方向。汉阴县司法局将以“汉阴铁军”的担当,持续深耕法治建设、守护百姓平安,在聚力建设锦绣汉阴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多为民、利民、惠民的新篇章!(供稿:汉阴县司法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