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我自己种的香菇,今年这一茬香菇卖了将近3万元,比我以前在外打工两年都挣的多,后面还有两茬哩”“感谢村上的支持,感谢镇上社保所干部的鼓励,没想到我快60岁了还能挣大钱,如果没有上次你们的指点,让我参加食用菌技能培训,我这香菇还不知道种成啥样了,我能有今天要感谢政府,外出打工的时候给我找岗位,如今只能干农业的时候,又给我教技术,共产党好呀……”袁水民激动的说道。
白家店村村民袁水民今年格外开心,与上次见面时愁容满面大相径庭,今年53岁的他前几年一直在外务工,每年年底回家,一年到头辛苦却没攒下几个钱,这几年随着年纪不断变大,身体也大不如从前,去年返回白家店家中看到村上在发展大棚经济,种植了几十个大棚的香菇,经就业中心介绍在大棚里工作,经过半年发现前景不错,也萌生了种香菇的想法。由于自己一没技术二没场地,整个人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找到村上讲出自己的想法,镇就业服务中心知道他的情况后,上门鼓励他大胆尝试,给他宣传了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村上也给与场地上的支持。
今年年初袁水民租了3个香菇大棚开始自己创业。6月的时候香菇市场价格正好,他的香菇长的稀稀拉拉,有些还没长出来,心里特别着急,7月初,该镇就业服务中心开办了为期10天的食用菌种植培训班,袁水民知道后积极参加,培训期间他每天按时上下课,吧平时种植采摘中遇到的问题课后和老师认真讨论,老师就他的香菇大棚给了专业的种植意见,并且进行实地指导,培训结束后,袁水民按照老师的指点,通过专业的种植知识进行栽培,这一茬香菇长势喜人,收入大涨,袁水民一下就有了信心,他表示准备下半年在租几个大棚扩大规模,争取一年以后做成家庭农场规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以来凤县红花铺镇先后65人次接受培训,通过开展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贫困群众就业技能明显增强、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只有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稳固脱贫的目标。(辛媛)
责编:刘亚莉
编辑: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