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陕协作为柞水深度对接东部先进理念与优质资源打开了机遇之门。面对江苏在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及营商环境上形成的“高原”“高峰”,柞水县积极学习扬州与榆林“一县一园”产业园区共建机制的成功实践,围绕“东部研发+西部转化”“扬州订单+榆林基地”的协作思路,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柞水特色的发展路径,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对标“扬榆模式”:聚焦内核取真经
扬州与榆林的协作经验为柞水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方向。一是精准的产业链协同思维,围绕“东部研发+西部转化”,柞水积极推动木耳、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与东部科研资源对接,共建研发平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二是高效的“订单+基地”产销机制,借鉴“扬州订单+榆林基地”模式,柞水着力打造“东部订单+柞水基地”体系,推动木耳、生态农产品定向供应东部市场,实现产销精准对接。三是创新的园区共建机制,依托苏陕协作平台,柞水创新“飞地招商”合作模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立足柞水:看清家底增底气
在虚心学习“扬榆模式”的同时,柞水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放大核心竞争力。卓越的生态禀赋是最大底气,作为秦岭国家公园核心区,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生态旅游、康养、绿色食品提供了不可复制的优势。雄厚的特色农业基础同样关键,“柞水木耳”品牌价值持续攀升,特色养殖增长迅速。此外,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构成强大助力,苏陕协作深化、科技帮扶,特别是西康高铁通车在即带来的“同城化”效应,将极大提升区位价值和投资吸引力。
奋起直追:精准施策求突破
立足招商职能,柞水将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主线,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产业链精准招商工程:推动成立木耳产业创新联合体,攻关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融合文旅资源,打造“木耳采摘+康养体验”等新业态。
要素保障创新工程:探索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精准投向关键环节。对接东部电商平台,拓展市场。优化人才服务,吸引专业人才。
营商环境品牌塑造工程:推行高效审批模式,建立快速响应服务机制。引入“红黑榜”社会监督,打造“成本低、信誉好、效率快”的“柞水口碑”。
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工程:巩固“柞水木耳”品牌,策划打造“秦巴药苑”等新品牌。精准投放东部宣传资源,讲好柞水生态故事。
柞水的发展,是一场持续“问道”江苏、“取经”扬榆模式的实践。差距是坐标,优势是底气。柞水将以“店小二”精神服务投资者,借苏陕协作东风,扬“晋江经验”精神,必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秦岭深处奏响奋斗新篇。诚迎四海宾朋投资兴业,共享机遇。(徐冉冉)
责编:李凯琴
编辑:李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