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丹凤县交通运输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和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为抓手,圆满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和保障。2022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024年被命名为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聚力民生改善,推动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十四五”以来,县交通局坚持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交通领域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推动路网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完成通村联网工程54条72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54条687.2公里,通组路项目99条145.3公里,农村公路完善工程112条288.62公里,全县通村公路通达、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公路管养方面,推行分级养护模式,制定《丹凤县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丹凤县通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新增养护机械25台套,实施道路美化工程,建成公路驿站、停车区等服务设施,设立“最美公路人”展示牌,不断提升养护工作质效。“十四五”期间,累计种植各种树木千余株、建成绿化带245公里,种植花卉300多亩,建成微地形、小节点75处,实现省道优良路率75%以上,农村公路优良路率55%以上,列养率达100%,超额完成“十四五”阶段性养护目标,形成了“县道有示范、乡镇有亮点、一路一风景”的路域环境。运输服务方面,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优化调整县医院、县中医院公交线路,开通夜间学生公交路线以及丹凤至西安定制班线。扎实做好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客运保障,圆满完成红酒节、桃花节、采摘节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

深化客货邮融合,构建高效惠民运输体系。持续完善“城乡客运+电商服务+邮政快递”服务体系,构建功能集约、便捷高效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成县级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完成改造8个五级客运站的交通综合服务功能,扩容4个邮政网点,升级132个村级服务点,形成“一点多用、资源共享”的集约化发展格局,基层服务网络覆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推进线路运力深度融合,完成18条班线共87辆农村客运车辆公交化改造,稳定运营客货邮合作线路24条。推动客运企业与7家快递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客运网络与物流配送网络有效衔接,畅通群众出行与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创新发展城镇货运公交、农村物流班车等多元化服务模式,有效破解农资下行与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难题,为葡萄酒、茶叶、天麻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形成了跨部门共建共享、跨行业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筑牢安全底线,夯实行业发展根基。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制定《安全责任权力清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夯实主体责任。聚焦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和挡墙、桥梁等设施,加大巡查频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更新交通标志标识,治理危桥护栏。建立党员干部包抓路段机制,组建党员应急保畅突击队,有效应对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保障广大群众安全通行。加强对客运班车、城市公交、出租车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组织运输企业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城乡客运安全保障能力。
严格执法监督,优化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以推进“四基四化”建设为抓手,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常态化开展超限超载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十四五”以来累计开展路政执法检查600余次,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路政事案220起,检查各类车辆1000余辆次,查处纠正违规行为250余起,查扣涉嫌非法营运车,处罚70起,有效维护全县交通运输市场秩序。通过完善执法机制、强化科技应用,做到动态监管、执法透明、全程留痕,城乡客车动态监控设备安全使用率达到100%、通客车农村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城乡客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今后,丹凤县交通运输系统将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优结构、促融合,着力推动交通运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谱写丹凤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当好开路先锋。(供稿:丹凤县交通运输局)
责编:李凯琴
编辑:王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