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留坝县江口镇梭椤村的100亩油葵地里,千余株油葵迎风颔首,饱满的花盘低垂如金盘,村民们手持镰刀在田间忙碌。这片曾因”花海音乐会”吸引上万游客的金色田园,正通过”观赏+加工+循环”的全链条开发,让”美丽经济”持续释放富民强村的新动能。
农旅融合打底子,花海经济先出彩。梭椤村依托”一核两段三园多点位”规划,将100亩油葵田打造成农旅融合的标杆项目。春日里,金灿灿的油葵花田与千年梭椤树相映成趣,配套建设的观光步道、网红秋千成为打卡胜地;盛夏举办的”花海音乐会”更是带动餐饮、农特产品销售增收3万余元。
老坊新韵赋动能,全链开发促共富。随着镰刀在田间穿梭,一颗颗饱满的油葵籽被送入村内的古法榨油坊。这座老油坊经村集体流转而来,通过”村集体+文旅公司”模式焕发生机,村民们将收割的油葵直接送坊加工,经古法榨油制成的”梭椤葵香”菜籽油,每斤售价达38元仍供不应求。”100亩油葵预计产籽1.2万斤,可榨油3000余斤,扣除成本后能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村支书张秋菊指着忙碌的榨油坊介绍道。
四季循环谋长远,产业振兴不止步。收割后的油葵秆被粉碎还田,土地旋耕后将播种油菜,实现”葵-油-菜”轮作的绿色循环。这种”一季种植、四季收益”的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通过”务工+分红”让村民持续受益。据统计,油葵种植、管护、收割全程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23户村民增收2.5万元。
近年来,留坝县江口镇梭椤村立足传统村落保护与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三园三坊”让千年古村在产业振兴中焕发新生。如今,100亩油葵不仅成为乡村美学的生动注脚,更成为践行”千万工程”的鲜活案例,为秦岭深处的乡村振兴之路铺就了金色坦途。(姜沛成)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