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夏梁之域,今秦巴之属,三山两谷一川里,任凭惊鸿掠影,沧海桑田,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安泰康乐的小城里,一方富饶的水土养育着这座曼妙的城市,不似江南婉约,却有其灵秀,不若塞北广袤,却有其疏朗。
以浩阔时空为坛,揉碎四方时事,碾俊逸山水为引,酿一味紫阳的漫长岁月,用人间烟火细细熬煮,斟来细碎生活里的微醺。这里的日子,经漫长窖藏,绵润清爽,细腻柔长。
景
鸡鸣日升,东方既白。大地披上第一抹亮色,山川谷地里,晦暗交叠。流云奔涌,群山浮动,清冷的晨光里缓缓融入日光,烟横山腹,寻一处高台静观,是无与伦比的清澈明净,张伯端所融的“达本明性”之道,尽现其中。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等到太阳穿越层云悬挂在正空,逐渐升起的温度激起人们一整天的精气神,人开始忙碌,风光也自觉披露出秀丽的容光。苍穹之下,阳光不燥,微风正好,山川河流蔚然明丽。
庭日欲晡,浮光跃金。
流动的江水里,是子安眼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也是时间携着光景而动悠悠故事。秦巴山地,万山重叠,汉江与任河分割全境,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日暮黄云,清夜无尘。
一日将近,若是月色如醉,那晚风也将温柔,在意兴阑珊的黄昏里等待星辰,静悄悄的夜晚,星子如同碎银一般撒落天际。漫长的夜晚,有虫鸣、有流萤、有清凉的山色、有晶莹的散星。
酒红初上,面映红霞,这杯忘忧的前调,浅尝轻盈灵动,一日将尽,诸君醉否?
情
人间一场烟火,燃放出小城潜藏的欢愉,当街头巷尾的各个角落布满行人,这场烟火便也点亮了人间。风光在这里散开,吹起煮酒的火,杯酒红尘,与良人同酌。
是清茶。
茶香串起历史散落的精华,犹如珍珠划过丝绸,丝滑中带着些饱满的颗粒感,紫阳的历史便不用再去做过多刻意的追寻,沿着一缕茶香追溯,悉数展开在眼前。
巴山硒谷,开五千年“茗饮之风”;茶马互市,传硒茶香大江南北。
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得见硒茶一路走来的斑驳岁月,在茶山里,我们跟着硒茶的香味来滋养当下的生活。富硒茶是紫阳的一张名片,也是紫阳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景致与滋味,春日开园,以茶清心;冬日围炉,以茶话友。
有茶香,有茶园,开创研学体验的旅游方式,紫阳的茶香慢慢地融入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生活里,和烟火一起,酿就忘忧。
是山歌。
范公登岳阳楼时曾见到渔歌互答的欢乐,而在山城,不吟唱一曲山歌怎能算得上真正的开怀。
山歌悠长婉转,嘹亮而富有穿透力的乡音环绕在山谷,将民间的浓浓乡情化入清歌,情意在歌声里相拥,既是传承,也是深情。
是古迹。
情随事迁,时空里的明明灭灭成就紫阳的清雅古韵。会馆墙壁上的彩绘,馆群的飞檐斗拱,从明清至今,从陕南商客的货物集散地到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紫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里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是齿颊之乐。
积厚流广的中华饮食文化,在维系华夏民族的繁衍昌盛,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炊烟缕缕,彰显着紫阳人对于食物的独到与灵巧,乳白色的水汽里,藏着令人垂涎的风味,勾起记忆中的馋虫,推开归家的门。
城
世人问李白为何栖居碧山,他笑而不答,实则是内心轻松坦然。小隐或是大隐,好似在这里都是合适的,既有悠然僻静的山野,又有适意繁华的街市,不必去刻意追寻深山桃源。
结庐人境,烟火依旧清凉。
如若紫阳的云边也有一个小卖部,货架上堆着岁月和夕阳,背后就是山,有人期待着山那边的风景,有人眷恋着山前的时光。
讲故事的人躺在摇椅上,听故事的人待开张。
“江边的街不起雾奔走的车就不留步若是喧嚣的戏不落幕
漂泊的人就不落屋……”
从清晨到夜晚,从山野花间到充满烟火味的小巷,看得见的波澜壮阔,品得到的富硒茶香,揽尽人间缱绻时光。
这是万里高台之始,也是脱下长衫便可归来的地方。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供稿:紫阳文旅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