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汉阴县教体局:党建引领强教育 提质增效育新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2024年,汉阴县教体局党委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全县教体系统着眼全局、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固本强基,在组织建设上“下真功”

聚焦党建引领强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各学校幼儿园选好配强党组织正、副书记,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聚焦党组织抓管理,规范党组织设置,制定《汉阴县教体系统党组织设置方案》,增强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活力,加大发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党员工作,贯彻落实“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党员管理抓发展,新增党员骨干教师50名,新发展党员19名,党员骨干教师规模不断壮大,深入开展党员教师“三亮三当三满意”、“教学先锋岗”、“党员教师示范课”、党员干部“双报到”等活动,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IMG_258

这一年,培根铸魂,在立德树人上“求实效”

党建引领强根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123”大思政课工作模式突显党建引领作用,以机制保障、示范引领、体系构建、活动推动、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力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核心价值引领人、主题教育激励人、全学科融合浸润人、校园文化熏陶人、研学旅行实践锻炼人的树人格局。    

红色领航育新人。以“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抓手,结合“红色领航·立德树人”主题活动,树立素质教育导向,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要素融合、全过程同步。深化课程改革,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实施国家课程,切实提升40分钟课堂教学效益,夯实第一课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促发展。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实施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坚持从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切入口,引领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落实“五育”并举,不断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城关一小“四型”党组织建设等一批可圈可点典型实践做法不断助推教育强县战略迈上新赛道、行稳致远。

IMG_266

这一年,奋楫争先,在党建融合上“见真章”

“党建+”中心工作融合。把抓好教体系统党建工作作为首责主业,夯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建与教育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查、同考核。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学校日常工作相融合,并融入到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核心环节中,让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无缝衔接,深度融合。   

“党建+”多维度融合。通过“培练评”融合提师资能力,思政与党建融合武装头脑,思政与德育融合提育人质量,思政与全学科融合提育人高度,思政教育与日常活动相结合,思政与研学旅行实践结合,思政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的“一体推动、四融合、三结合”模式,不断增强中小学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实效性。     

“党建+”多业态融合。以“体育赛事+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坚持“一流赛事创建一流品牌,一流品牌带火一座城市”的办赛思路,充分发挥汉阴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禀赋,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七届环秦岭自行车联赛、三届欧美职业篮球对抗赛等多项高规格体育赛事,形成了“中国秦岭自驾第一县”体旅IP,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深耕细作,在党建品牌上“见特色”

承诺践诺亮初心。教体局党委书记带头承诺践诺,坚持“具体可行、内容量化”的标准,制定1条以上承诺事项,749名党员共承诺事项1624件。各党组织以党支部为单位对经过审核确定的党员承诺,建立党员承诺践诺台账,实行“承诺、践诺、评诺”闭环工作机制,确保承诺事项践行有力、推进有序。

党风廉政树形象。在师德师风上“出实招”,深入开展教职工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督查整治,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评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等工作的首要条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同步推进。

清廉文化入人心。“清廉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学校校风清朗、教风清淳、学风清新,县凤台小学、县幼儿园、双乳镇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被县纪委确定为清廉单元建设示范点。持续加大清廉文化宣传,开展清廉学校师生书画展、红领巾清廉讲堂、廉政文化墙布置等活动,广泛宣传崇廉、尚廉的好做法,营造组织倡廉、干部守廉、教师尚廉、学生敬廉的清廉文化氛围。

IMG_277

潮涌岸阔,勇进者胜,云程发轫,万里可期。2025年,县教体局将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各项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继续在新的“赶考”路上行稳致远、再谱新篇!(来源:汉阴县教育体育局 王磊)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