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榆林市第十中学:古韵新声润驼城 四校联研探新程

三月的驼城,春雨裹挟着教研春信叩击窗棂。3月14日上午,榆林市直高中语文联片教研活动在榆林市第十中学诗意启幕。来自四所学校的高二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在《望海潮》的烟柳画桥与《扬州慢》的荠麦青青中,共探诗歌教学新境界。

IMG_256 双璧辉映见匠心

北师大榆林实验学校的李胜利老师执“盛衰镜像”为剑,将课堂化作淬炼诗心的熔炉。在“烟柳画桥”的醉眼朦胧中,再现江南的烟雨楼台,艳艳波光;在“清角吹寒”的断壁残垣中,再写山河碎裂,黎民幽咽。一首《驼城吟》更是意境深远,动人心弦。榆林实验中学石媛老师则以“悲欢交响”为弦,拨动群文阅读的当代回响。当“云树绕堤沙”的美景被“废池乔木”取代,当“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盛世欢歌化为“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衰世悲吟,150年的时光碎屑聚合成生态史诗,漾出一圈圈词史的年轮。

IMG_260 四校共谱教研曲

教学研讨思维碰撞、智慧共享。北师大榆林实验学校依托北师大教育集团,与榆林本土教育相融合,带来“三新”背景下教育教学创新型举措,如重策略、重设计、重过程、重评价等;实验中学谈到,联片教研的原则是“异中求同”,强调要立足学情,诗歌教学要先读懂诗意,再探究手法,拓展思维,最后对接高考,落实实践;榆林中学认为,要立足本土,联读源于课本,阅读单元说明,明确单元目标,异中求同,找到联读的意义,分享《氓》与《孔雀东南飞》联读课例,强调严格落实单元研习任务;榆林十中倡导根据学情、课标、教材来明确目标,语文课要有高度、有深度,关注教材编写意图,文本阅读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文本延伸至社会。主持人乔峰老师适时点评,并启发大家思考联读的原则、路径、内容、出口、价值等深层次问题。老师们在文本联读的生动实践,都在诠释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研真谛。

IMG_262

联片教研活动紧凑务实高效,迈出了校际合作交流的坚实步伐,今后,榆林市第十中学还将不断优化活动形式,互通有无,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彼此提升,推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深层变革,共同为榆林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供稿:榆林市第十中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