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平安创建

石泉县池河镇:推行“N+执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为破解基层执法力量分散、治理效能不足等难题,石泉县池河镇创新推行“N+执法”新模式,整合执法工作力量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多维度融合推动执法工作提质增效,助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IMG_256

“普法+执法”,打造全链条普法新格局。创新推行“村(社区)干部先行普法、执法人员再次精准普法、化解违法行为后巩固普法”的三阶段工作流程,将普法教育深度融入执法各环节,推动执法普法工作重心从末端处罚向源头预防和过程干预前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行“普法走在执法前”,广泛宣传提升公众守法意识;在“执法中明法理”,确保当事人充分理解;注重“执法后跟踪回访”,巩固普法成效,使执法过程成为生动的普法课堂,实现管理对象从“被动服从”到“主动遵守”的转变,形成管理闭环。

IMG_257

“网格+执法”,构建多元化共治新体系。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与区域网格深度联动的工作机制,将执法“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前沿。“法律明白人”、学法守法示范户、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和村(社区)网格员作为“前哨”,负责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上报问题;执法队伍作为“拳头”,负责快速响应、精准处置。二者形成“网格吹哨、执法报到”的高效闭环,实现对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整合“四支队伍”、村(社区)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做到多元共治。

IMG_258

“服务+执法”,谱写心贴心服务新篇章。始终秉持“执法不是目的,服务才是初心”理念,建立“情节轻微教育为主、情节复杂部门联动、情节严重立案处罚”的三级处置机制,实现刚性约束与柔性服务的有机结合。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优先适用警示告诫、指导约谈、抄写悔过书、执行村规民约等柔性措施,并给予合理整改期,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体现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在执法中推行“说理式”文书,将服务融入执法各环节,通过高效、贴心的服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赢得理解与支持。(作者:陈元涛 黄国荣)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