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壶口听涛:滴水汇聚,终成江海

 

我生长在黄河壶口瀑布岸边的宜川,壶口瀑布的轰鸣声陪伴了我多半个人生。许多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便满意而归。但他们带走的,只是壶口的“形”,却未曾听见它的“魂”。

IMG_256

对我而言,壶口瀑布不只是一处风景,更是一位千年智者,用奔腾不息的河水,向我诉说着生命的真谛。

当你站在壶口岸边,一定会被那排山倒海的气势所震撼。浑浊的巨浪怒吼着冲入深槽,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但你是否想过:这磅礴之水,究竟从何而来?

地理书上记载黄河有三条源头: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其中约古宗列曲被定为正源。但在我看来,真正的源头远不止于此。它是巴颜喀拉山上融化的每一片雪,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中渗出的每一道细流,是无数默默无闻的水滴,从高处跌落、汇聚、前行,最终汇成这条奔流入海的大河。

这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平凡、微小,日常的奔波似乎微不足道。但没有哪一滴水是多余的,没有哪一个脚步是白费的。正如没有每一个中国人的坚持与努力,就不会有今日强大的中国。

壶口瀑布所在的秦晋大峡谷,不仅是一处地质奇观,更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历史。千百年来,这里既是天堑,也是通途。春秋时期,秦晋两国隔河相望,既有“秣马厉兵”的争战,也有“秦晋之好”的佳话;汉武帝、唐太宗率领大军从这里渡河北上;明清晋商依靠羊皮筏子,在激流险滩中开辟商路。若你静心聆听,水声中依然回荡着历史的回声。

抗日战争时期,这道峡谷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防线。日本鬼子打到东岸,再也无法西进了,因为黄河是天险,更是中国人的脊梁。诗人光未然和冼星海站在壶口前,被这气势深深震撼,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从此,壶口瀑布不再只是自然奇观,更是一种精神——不屈、怒吼、向前。

如今,大桥跨河、公路贯通,来看壶口瀑布变得越来越方便。但每次我站在这壶口瀑布岸边,仍然会被那种原始的力量深深震撼。它提醒着我:伟大,源自微小的汇聚;辉煌,来自磨难的坚守。

如果你来到壶口,请不要只顾拍照。闭上眼睛,倾听水声中的千年故事,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就像这黄河水,一路曲折却从未停留,最终千川归海,生命浩瀚。

这就是壶口瀑布给我的启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黄河的源头;每一段坚持,终将汇入时代的大河。文/刘琦

作者简介

IMG_262

刘琦,长期深耕于宜川县委办公室,政务工作的磨砺,铸就了他担当务实、严谨细致的行事风格。他自幼与文学结缘,始终以笔为窗,探寻生活本真。

自2025年起,他开始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走亲戚》《记忆中的物资交流大会》《壶口古渡口:岁月长河中的商贸遗梦》等佳作,相继在《延安日报》以及“学习强国”平台上亮相。他秉持“以文载道,以笔传情”的理念,专注于讲述鲜活的乡土故事,传递醇厚的文化温度。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