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踏入保安镇,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沉甸甸的丰收景象。这一片片饱满的“丰”景,既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慷慨馈赠,更是保安镇深耕“三农”领域、用心培育农业发展的成果彰显,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与乡村发展的活力。
粮食满仓:田埂间的丰收缩影
在保安镇庙底村,连片的玉米田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玉米叶沙沙作响,沉甸甸的玉米棒挂满秸秆,装满了农户的希望。种植户张永民蹲在田埂上,熟练地随手剥开一个玉米棒,金黄的玉米粒像珍珠般紧密排列,饱满得仿佛要溢出汁水。“你看这玉米,颗粒多饱满!今年雨水足、光照好,亩产肯定比去年高。”他的话语里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作为当地的种粮大户,从春播时的细心选种、深耕土地,到生长期的精心除草、科学施肥,再到如今丰收在望的满心期待,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流程他都铭记于心,付诸了无数的汗水与心血。张永民脸上洋溢的笑容,不仅仅是他个人丰收的喜悦,更是保安镇粮食丰收的一个生动缩影,映照出全镇粮食生产的喜人态势。
多元增收:特色产业的蓬勃活力
保安镇的丰收画卷,不只局限于金色的粮食,更有着瓜果的香甜与畜禽的兴旺。在稳住粮食生产这一根本的同时,保安镇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大力壮大药材、果蔬等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更多渠道。
在黑潭村,五味子种植基地里一片热闹景象,鲜红的五味子挂满枝头,犹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玛瑙,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为丰收季增添了许多甜蜜的喜悦。黑潭村党支部书记屈珮贞介绍道:“我们采取‘基地+公司+支部+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户获得稳定租金,鼓励农户入股分红共享产业收益,同时为村民提供务工岗位帮助增收,真正实现了联农带农、农民增富,让特色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在洛惠渠下游的夏季草莓大棚内,同样是一派忙碌的场景。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着育苗、移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一株草莓苗。蔚涞农光基地精心培育的首批夏季耐高温甜草莓苗,凭借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青睐,已正式启运,陆续发往广州、四川等地的种植基地,让保安镇的特色农产品走出陕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电商助力:直播间里的销售新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保安镇的丰收农作物也搭上了电商的“快车”,通过直播间走向了全国。在东湾村,返乡创业青年周红珍手里正拿着新鲜采摘的板栗,对着镜头热情地向网友推荐:“咱们保安镇的板栗,生长在优质的土壤里,口感又甜又面,现在下单顺丰包邮到家,大家放心选!”为了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她每天都会抽空开启直播。从9月至今,已经成功卖出了3000多单,直播间的粉丝数量也在不短增长。小小的直播间,不仅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保安镇的优质农产品被更多人知晓,更让农民的丰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全新的篇章。
深耕发展: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保安镇还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依托洛惠渠的生态风光、仓颉造字故里的文化底蕴以及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文旅名镇。采用“支部 + 企业 + 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房屋等资产入股,与文旅项目共同发展、共享收益,让村民在文旅发展中获得更多红利。同时,保安镇坚持党建引领、能人带动,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道路硬化、管网改造、厕所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保安镇各村的秋收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丰收的喜悦不仅绽放在田间地头的每一株作物上,更深深映在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笑容里。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沃土,正以满满的“丰”景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道路上,不断书写着崭新的篇章,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来源:洛南融媒 通讯员:杨帆 )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