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洛南县古城镇:核桃丰收加工忙 家门口就业暖民心

秋意渐浓,走进洛南县古城镇古城街社区的核桃加工点里,一片忙碌景象。务工群众们或围坐成圈,或两两搭档,手里的核桃夹子起落间,清脆的“咔嗒”声此起彼伏,剥开的核桃个个果仁饱满、色泽鲜亮,分拣好的核桃仁在竹筐里堆起小堆,忙碌的身影里藏着大家对好日子的期盼。

IMG_256

“这敲核桃的力道,我练了快两年才摸透。轻了壳裂不透,剥仁时容易碎,重了壳渣子混进仁里,卖不上好价。”务工群众张敏玲手里的夹子刚落下,核桃就顺着裂纹张开,她指尖捏着小锥子轻轻一挑,完整的核桃仁便落进盘中,“现在闭着眼都能找准位置,一天下来手不酸,心里还踏实——这手艺可是咱赚钱的‘硬本事’!”

IMG_256

这样的“踏实活”,成了社区不少家庭的“增收好帮手”。移民搬迁户赵晴便是其中之一,每天送完孩子上学,她总会约上邻居往加工点跑:“以前送完娃在家没事干,总想着能挣点补贴家用。现在好了,步行5分钟就到加工点,中午还能赶回家给娃做饭,一天下来能挣40到50块,家庭、挣钱两头不耽误。”说话间,她和邻居相视一笑,手里的活计却没停下。

IMG_256

如今,这样的核桃加工点在古城镇有4家。每年,这些加工点要收购400余吨核桃,经过破壳、取仁、分拣等工序,能产出200至350吨优质核桃仁,每斤售价达13元左右,带动周边近百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约3000元。小小的核桃,不仅让本地农产品从“原果”变成“精品”,更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活计,实现了“顾家”与“增收”的双赢。

IMG_256

一颗核桃,连起的是民生冷暖与产业振兴;一个加工点,撑起的是群众家门口的就业希望,古城街社区核桃加工点的红火景象,不仅成为了群众增收的“新引擎”,更助推了乡村振兴“大动能”。古城镇正用一颗颗实在的果实、一项项扎实的举措,书写着“小产业”带动“大民生”的温暖故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了更加坚定的足迹。(谢晓欣)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