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让每段旅途有“医”靠  让每颗奔波的心有暖意

秦岭公益慢火车巡诊一周年

11月11日清晨,秦岭深处寒意渐浓,自宝鸡开往广元的6063次公益慢火车正穿行在崇山峻岭间。

IMG_256

助学车厢里,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刘彦荣正俯身为一位表情痛苦的小学生查体,指尖轻触孩子腹部,“这里疼吗?”一旁母亲焦急的目光紧随他的动作。“不能完全排除阑尾炎,得尽快去医院系统检查,最近别吃生冷、别剧烈运动。”几句清晰的叮嘱,让原本以为“吃坏肚子”的母亲连连道谢——这是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志愿者团队在慢火车上开展巡诊的寻常一幕,也是他们坚守整整一年的温暖缩影。

活跃在慢火车上的二院“流动医疗队”:

一年巡诊路  护佑畅出行

2024年11月11日,这支特殊的“流动医疗队”首次登上6063次列车。此后每月,医护志愿者们都会准时出发,带着血压计、血糖仪、针灸针、眼健康检测设备和一沓沓健康科普资料,穿梭在助农、助学车厢,为进山出山的老乡、奔波求学的学生、往返乘客送上“移动医疗服务”。他们测血压、听心肺、查眼底,用中医切脉、针灸推拿缓解老乡们的老毛病;他们蹲在堆满山货的角落,给背着核桃、花椒的阿姨讲解高血压防治;他们坐在学生身边,用通俗的语言科普急救知识;遇到情绪低落的乘客,精神卫生科的专家们便化身“心灵树洞”,用倾听和疏导抚平心结。

IMG_257

“为啥我真心对人,却总被辜负?”因经济纠纷陷入情感与经济双重打击的靳阿姨(化名),在车厢里拉住了巡诊人员、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冷丽的手。老人声音哽咽,眼角泛红。“心软的人容易受伤,但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冷丽没有多余安慰,只三两句精准点破心结,随后静静听她倾诉。一个小时后,靳阿姨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冷医生,我心里亮堂多了!”这样的“心灵疗愈”,在一年的巡诊中发生过无数次——医护志愿者们不仅守护身体的健康,更守护着出行者的情绪安宁。

IMG_258

50出头的李阿姨背着几十公斤山货上车时,佝偻的脊背和满脸风霜让她看起来像年过六旬。当血压计显示160/95mmHg时,医护人员的心揪了一下——李阿姨说自己从没体检过,更不知道高血压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大姐,您勤劳能干,可身体是本钱啊!高血压不管,会伤心脏、伤脑子。”冷丽一边给她讲疾病危害,一边夸她“撑起家了不起”,劝她赶紧去卫生院检查干预。李阿姨攥着科普手册,眼眶湿润:“谢谢你们,我这就去!”这样的场景,藏着医者最朴素的担当:他们知道,对山区老乡来说,一次血压监测、一句健康提醒,可能就是拦住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列车往返秦岭,医护志愿者们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返程时,他们总会多拎几个装满山货的袋子——核桃、木耳、苹果、自制麻花,“能帮老乡多卖一点是一点”。渐渐地,他们成了老乡们口中的“自家人”,学生们喊的“医生叔叔阿姨”,列车员信赖的“健康后盾”。“每次上车感受都不同,但医者的初心不变。”冷丽说,看到老乡们带着安心的笑容下车,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让每段旅途有“医”靠  让每颗奔波的心有暖意

“这列慢火车载的不只是乘客,更是流动的温暖。”自媒体用户王某(化名)在车厢里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幕幕:刘医生低头给孩子听诊时认真的侧脸,冷医生握着靳阿姨的手轻声开导的身影,李阿姨从护士殷璐手中接过降压药科普手册时感激的眼神……

车轮滚滚,穿过秦岭的晨雾与晚霞。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志愿者们用双脚走过一节节车厢,用仁心守护一位位出行人,在公益慢火车上写下“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生动注脚。(供稿: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

责编:刘迪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