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思政课搬进红色热土!——凤县双石铺中学这场报告会,让航天精神浸润青春

11 月 13 日下午,凤县双石铺中学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掌声不息。七八年级的同学们齐聚一堂,一场以“三线建设进校园 航天精神伴成长”为主题的思政报告会温情开讲。学校深挖凤县本土红色资源,将秦岭深山里的三线建设故事搬上思政课堂,让同学们在身边的红色历史中感悟家国情怀,在航天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成长力量。
IMG_256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凤县曾是国家重要的航天基地,50 多年前,一群年轻人在这里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传奇!”报告伊始,主讲人以极具代入感的提问拉开序幕,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好奇心。结合凤县本地史料,主讲人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为同学们揭开了三线建设的神秘面纱。 IMG_258

20 世纪 60 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为建立稳固的战略后方,国家启动三线建设。凤县因秦岭深处的天然隐蔽优势、嘉陵江的水资源保障和宝成铁路的交通便利,成为航天基地的理想选址。“好人好马上三线”,数百万建设者响应号召,告别城市、扎根深山,在凤县红光沟开启了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没有房屋就砌土房,粮食短缺就以粗粮度日,每月7两肉的供应、冬天的土豆咸菜,都挡不住他们搞科研、建基地的决心。

报告中,一个个发生在凤县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深受触动。王本兰团队三个月建成亚洲首台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傅永贵团队在“厕所实验室”完成数十万次试验,“201 洞”的科研人员在打雷般的噪音中昼夜攻关,还有在 1981 年洪水中为保护国家财产壮烈牺牲的宋承河、李宝良等先辈…… 这些发生在本土的奋斗故事,让红色历史变得可触可感,报告厅内多次响起自发的掌声,不少同学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IMG_261

“原来航天精神离我们这么近!”在互动分享环节,主讲人将航天精神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上课专注听讲、攻克难题,是“特别能攻关”;和同学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是“特别能协作”;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艰苦奋斗”。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原本抽象的精神内核变得具体可感,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咱们凤县是三线建设的重要见证地,这些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学校德育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从本土先辈的奋斗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青春成长。

IMG_262

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反响热烈。同学们兴奋地说:“没想到咱们凤县有这么辉煌的航天历史,三线建设者太伟大了,我为家乡感到骄傲!”“以后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我会想起这些在深山里坚持奋斗的先辈,勇敢面对挑战,不辜负现在的幸福生活。”

此次活动以本土红色资源为载体,让思政课走出课本、走进历史,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更让航天精神在青春心中扎根发芽。未来,凤县双石铺中学将持续深挖凤县红色文化,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让红色血脉在校园中代代相传。(供稿:凤县教体局)

责编:刘迪

编辑:汪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